2019-2020年,中國聚丙烯新增產能將高達1410萬噸以上。聚丙烯普通料競爭將趨於激烈,往高端專用料方向發展、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下對聚丙烯行業布局分析。
在聚丙烯新增產能中,華東地區新增產能占比最大,聚丙烯行業分析預計2019-2020年新增產能達到580萬噸,占比41%,其次是東北地區占比16%。
2019-2020年中國聚丙烯新增產能區域結構圖(產能:萬噸/年)
隨著未來2019-2021年,國內聚丙烯迎來快速擴張周期,行業格局將發生巨變,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趨勢發展。目前國內聚丙烯行業的主流銷售模式仍是傳統線下銷售,但隨著生產企業增多,尤其是地方企業、煤制聚丙烯企業增多,銷售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聚丙烯行業布局。
除了傳統來自乙烯裝置副產和煉廠丙烯之外,甲醇制烯烴工藝、丙烷脫氫等工藝發展迅速,使得丙烯來源逐漸多樣化,導致傳統石油路線聚丙烯生產能力所占的比例逐漸減少。聚丙烯行業布局分析,此外外采甲醇、外采丙烯以及丙烷脫氫等裝置的生產能力亦是逐漸壯大。
自2010第一套煤制聚烯烴神華包頭投產後,煤制烯烴依靠其成本及利潤優勢,發展迅速,加之我國多煤少油的現狀,更是令煤制聚丙烯增速明顯,其中煤資源較為豐富的華北和西北地區聚丙烯產能增長迅速。聚丙烯行業布局分析,其中西北地區產能1306萬噸,約占國內總產能的34%;華北地區產能在421萬噸,約占國內總產能的11%。此外東部沿海消費市場集中、交通運輸便利的地區以及沿海地區以甲醇制烯烴和丙烷脫氫為主的聚丙烯裝置亦是後來居上。
近幾年煤制聚丙烯成為新增產能的主力軍,國內生產企業結構由以「兩桶油」為主導的格局轉變為「三足鼎立」格局。聚丙烯行業布局分析,而2016年PDH裝置亦是後起勃發進入投產高峰,截止目前國內最大的聚丙烯生產廠家為神華寧煤產能達160萬噸/年,國內煤制聚丙烯產能更是高達627萬噸,占比由2013年的10%增加至目前的28%,而PDH裝置產能由2013年的4%增加至目前的10%,兩桶油產能占比縮減明顯。未來新增產能亦是以PDH裝置以及煤制聚丙烯為主,國內聚丙烯生產企業格局將面臨重新洗牌。
綜合以上分析,未來國內聚丙烯行業快速擴能成為行業巨變的重要因素,同時國內外宏觀形式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如中美貿易爭端、地緣政治加劇等等,原料來源呈現更加多 化趨勢發展,更進一步加劇競爭。聚丙烯行業布局分析,國內生產企業興起研發生產專用料的熱潮;貿易環節「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不斷上演;下游企業面臨出口訂單不足、內需不旺、利潤猥瑣的困境,多重因素影響之下,聚丙烯行業將迎來大洗牌,如何在多元化競爭中成為業者無法迴避的必選項。
更多聚丙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丙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