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39個中藥注射劑做出了嚴格的報銷使用範圍限制,其中26個臨床常用的大品種均僅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使用。目前中藥注射劑行業正處於發展的陣痛期,主要表現在同類產品多家生產,產品競爭無序,質量參差不齊,低水平重複建設情況比較嚴重。以下對注射劑行業布局分析。
目前已過評的9個注射劑中,有8個是按新註冊分類提交上市申請,獲批生產後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可見這是注射劑過評的主要方式之一,注射劑行業分析指出,目前按仿製3類提交上市申請的注射劑受理號有152個(涉及品種84),其中有6個受理號(4個品種)已獲批生產,9個受理號(8個品種)獲批臨床;按仿製4類提交上市申請的注射劑受理號有191個(86個品種),其中有4個受理號(3個品種)獲批生產,15個受理號(6個品種)獲批臨床。
申報企業數超過7家的品種
伴隨著等級醫院中藥注射劑市場份額下跌,政策方面對中藥注射劑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隨著安全問題的頻發,中藥注射劑行業發展不甚樂觀,預計未來將進入下行通道。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注射劑行業布局。
注射劑行業布局在品種方面,截止2017年底,中藥注射劑批文數量最多的品種為魚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分別有113個產品獲批生產;柴胡注射液、丹參滴注液批文數也在70個以上,批文數前十品種中最少的也有25個。
注射劑行業布局在臨床應用方面,以遼寧省腫瘤醫院為例,其康艾注射液用藥金額高居首位,且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3198.71萬元,占中藥注射劑用藥金額總額的40.45%;舒肝寧注射液排在第二,用藥金額達1254.74萬元,占比15.87%;其餘注射液用藥金額不到750萬元,占比均在9%以下。
注射劑行業布局從使用量來看,康艾注射液的DDDs(每一藥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該藥的DDD值)最大,仍排在第一;參麥注射液超過舒肝寧注射液,DDDs僅次於康艾注射液;舒肝寧注射液排在第三,DDDs為41464.13。
注射劑市場規模大、批文多、風險大,且涉及的多是大型企業和跨國企業,所以即將全面啟動的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對中國產業的影響將是空前的。注射劑行業布局分析,原料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將來不管是仿製藥,還是注射劑的競爭,將會是成本尤其是原料藥實力的競爭,而未來,擁有原料藥的企業,將會在注射劑市場占據高地。
更多注射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注射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