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氨綸回收利用和可降解氨綸纖維的研發已成為當前關注的熱點話題,這也將成為未來氨綸市場需求的重要方向。同時,消費者對氨綸產品的環保認知程度逐漸提高,對綠色、低碳的氨綸產品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這將對氨綸產業鏈的發展方式和產品結構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人們對品質和功能需求的不斷提升,氨綸作為一種創新性的合成纖維材料,其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長,並在更多領域展現出其獨特的應用價值。同時,氨綸在醫療領域、建築領域等方面的應用也在逐漸增加,為氨綸市場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作為一種優質纖維材料,氨綸憑藉其獨特的性能優勢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必將繼續受到市場的熱捧。2023-2028年中國氨綸行業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國內行業前5分別為浙江華峰(20%),曉星氨綸(16%),新鄉白鷺(13%),諸暨華海(8%)和泰和新材(5%)。
儘管氨綸市場需求前景看好,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環保意識的增強導致對可持續生產的需求逐漸增加,這對氨綸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氨綸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氨綸市場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舒適、耐穿的服裝需求日益增長;同時,運動健身和戶外活動的流行也促進了氨綸需求的增加。因此,消費者對氨綸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動了氨綸市場的持續繁榮和發展。
氨綸市場需求在當前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並且未來將面臨著更多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作為氨綸產業的從業者,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水平,抓住市場發展的機遇,實現氨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繁榮。
綜上所述,氨綸市場需求呈現出多元且強勁的增長態勢。從運動服飾與內衣市場的強勁拉動,到嬰兒與成人紙尿褲市場的穩步增長,再到醫療與高檔面料市場的潛力挖掘,氨綸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市場前景廣闊。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技術創新的挑戰。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氨綸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的不穩定也給氨綸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市場壓力。如何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提升國內氨綸產業的競爭力成為了當前氨綸行業發展的重要議題。以下對2024年氨綸行業前景分析。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氨綸生產國之一,中國氨綸行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氨綸行業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拓展海外市場。2023-2028年中國氨綸行業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氨綸產量在中國化學纖維總產量中國占比1.33%,較2020年中國氨綸在中國氨綸在中國化學纖維總產量的占比減少了0.03%,2022年中國氨綸產量在中國化學纖維總產量中占比為1.33%,與2021年中國氨綸在中國化學纖維總產量的占比基本一致。
未來,氨綸行業將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方面不斷進行深入探索和改革,努力實現以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提升國內氨綸行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同時,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共同推動氨綸行業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產業升級做出積極的貢獻。現從三大行業發展趨勢來分析2024年氨綸行業前景。
隨著科技的進步,氨綸的生產工藝、材料性能和應用領域都將得到極大的拓展。例如,通過研發新型纖維材料和紡絲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氨綸的彈性、耐磨性和耐腐蝕性,使其更加適應於高端紡織品和特殊領域的需求。同時,行業還將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推動氨綸行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紡織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他們不僅要求紡織品具有舒適性和美觀性,還要求其具有功能性、環保性和可持續性。因此,氨綸行業需要緊跟市場趨勢,加強市場調研和產品開發,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同時,行業還應關注國內外市場的變化,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高氨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環保意識的提高使得綠色生產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氨綸企業需要採用環保的生產工藝和材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時,行業還應加強廢物處理和資源回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此外,氨綸企業還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和環境做出貢獻。
氨綸行業發展趨勢將呈現出市場需求多樣化、技術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等特點,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氨綸產品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得到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舒適。
中國報告大廳2024年3月5日福建省氨綸價格最新走勢監測顯示: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報價機構,今日氨綸(細度:20D;光澤:有光)出廠價為34000.00元/噸,與上一報價日(2024年3月4日)持平。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報價機構,今日氨綸(細度:30D;光澤:有光)出廠價為33000.00元/噸,與上一報價日(2024年3月4日)下跌1.49%。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報價機構,今日氨綸(細度:40D;光澤:有光)出廠價為30500.00元/噸,與上一報價日(2024年3月4日)下跌1.61%。
2024年3月5日福建省氨綸價格最新行情各個機構報價統計表:
報價機構 | 價格 | 產品名稱 | 備註 | 產地/品牌 | 時間 |
---|---|---|---|---|---|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 | 34000.00元/噸 | 氨綸 | 細度:20D;光澤:有光 | 廈門力隆 | 2024-03-05 |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 | 33000.00元/噸 | 氨綸 | 細度:30D;光澤:有光 | 廈門力隆 | 2024-03-05 |
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 | 30500.00元/噸 | 氨綸 | 細度:40D;光澤:有光 | 廈門力隆 | 2024-03-05 |
數據來源: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
該價格監測數據為消費者及相關行業了解市場價格動態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市場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需了解更加全面的市場信息,建議及時關注相關行業資訊、數據報告等渠道。我們也將及時更新最新的市場數據,為您提供及時準確的行業分析和預測。
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到2012年底,中國氨綸產能將達到48萬噸,穩居世界第一大氨綸生產國,國內氨綸目前處於供過於求的局面。行業已從快速發展階段過渡到平穩發展階段,行業盈利水平處於歷史低點。未來差別化氨綸纖維將更受市場親睞,符合氨綸的高端纖維定位;同時,差別化纖維也是化纖行業「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發展目標。以下是對我國氨綸行業現狀分析:
華峰氨綸目前是我國氨綸行業的龍頭企業,已擁有氨綸產能5.7萬噸,位居國內第一,規模優勢明顯。由於規模效應,公司的氨綸產品毛利率高於同行業一般水平。公司氨綸產品差別化產能占比為80%以上,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有助於提高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目前公司產品以40D為主,大約占比50%左右。
泰和新材作為國內首家實現氨綸量產,首家實現間位芳綸量產,首家實現對位芳綸量產的企業,公司始終走在行業的最前端。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特種纖維生產企業,主營產品為氨綸纖維和芳綸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2012年底,公司氨綸產能為3.7萬噸,為國內第二;間位芳綸產能為0.8萬噸,為國內第一。產品結構從單一的普通氨綸逐步拓展到醫用氨綸、舒適氨綸以及芳綸系列產品。
友利控股是國內重要的氨綸生產企業,目前公司氨綸產能已經達到3.3萬噸。產品覆蓋10D-1120D等多種規格,滿足棉包、機包、空包、圓機和經編等不同用戶的需求,產品性能均達到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外衣、內衣、泳裝、絲襪、運動護具、醫用繃帶等眾多領域。
氨綸行業景氣度情況
氨綸行業研究報告調查發現,氨綸業務短期內供過於求景氣度不高,行業平均開機率約60-70%。行業內三大主流上市公司目前開機率維持穩定在90%以上,除停產檢修之外裝置一直保持運轉狀態。氨綸產品目前毛利率在10%-15%左右。主流大廠的策略是在行業低谷期維持較高開工率擴大市場份額,等未來小型氨綸生產商陸續虧損退出後,再享受新增需求帶來的盈利提升。
中國大陸的氨綸生產始自1989年,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率先進入該行業。其後,中國氨綸經歷了十多年的緩慢發展期。直至進入新世紀,隨著民營資本和外資的大量進入,我國氨綸產業開始步入高速成長期,年複合增長率約80%,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氨綸第一生產大國。
中國氨綸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氨綸纖維產量一直呈現上升態勢,特別是2007年中國氨綸纖維產量為20.5萬噸,比2006年的15.8萬噸增加了4.70萬噸,增幅達到了 30%左右。2008年中國氨綸纖維產量增長幅度比較小,只增長了0.4萬噸。2009年達到23.4萬噸,比2008年增長2.5萬噸,同比增加了 12%。2010年,全國氨綸產量合計為27.4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2.82%;
近年來,人們對衣著舒適性的追求使得彈力成為衣料的主要功能之一。彈力強的衣料可以隨著人體的活動白如地伸縮,消除或減少對身體的張力,不產生緊繃感而使人感覺舒適。富有彈性的面料,不僅穿著貼身追體,手感與光澤也令人滿意,主要用於內衣、緊身衣褲、踩腳褲、韻律服、運動衣、連褲襪、芭蕾舞服、體操服、游泳服等,並進一步向休閒服和外衣領域擴展。還可採用錦綸、滌綸為外包覆纖維紡制的包芯紗織物製作堅牢、色澤鮮艷的游泳衣、滑雪服和登山服等。
氨綸現狀分析指出,由於氨綸行業是一個高度資本密集性行業,投資額大(4萬元/噸)、投資期相對較長(1.5年),目前市場投資看好,2010年氨綸行業大幅好轉,新一輪的新建產能也只能在2011年後才能建成投產,所以,我們預計2013年前,市場容量增長幅度不會太大,隨著下游需求的增高,2013年後市場容量將逐漸上漲,2015年氨綸纖維市場容量將超過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