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機是棉花種植機械領域關鍵、核心裝備,全球40%的棉花由機械採收,2019年全球采棉機銷量為4750台,中國、印度、美國是全球三大產棉國家,以下是采棉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法國是最早應用采棉機的國家。采棉機行業分析指出,1850年美國開始對采棉機進行研究,1889年成功研製世界第一台采棉機,1942年開始量產采棉機,1975年,美國機械采棉率達到100%。除美國外,蘇聯也在1942年對采棉機進行了研究,1970年,機械采棉率便達到60%。
中國機械采棉技術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不斷發展已逐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研製出自走采棉機,2012年突破技術瓶頸,有效解決採摘不淨、浪費嚴重的問題,應用前景大好。采棉機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國內常見采棉機分為:氣力式、摘錠式、梳刷式、振動式四類。
2011-2019年間,采棉機補貼額度得到大幅提升,由最初的2008-2011年的20萬/台補貼到2012年的30萬/台補貼再到2013-2014年的3-4行自走式30萬/台、5行及以上自走式40萬補貼,並增長至2015-2019年的3-4行自走式30萬/台、5行及以上自走式60萬補貼等。
截止2019年,我國采棉機銷量突破至千台,為1001台,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35.6%;同年市場銷售規模也增長至22.5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22.8%,采棉機行業發展趨勢預計,在2020年仍將保持持續增長勢頭。
考慮到2019年我國采棉機市場保有量為4850台,預計2020年市場增量市場空間將超過7650台,增量市場規模可達160億元。假設市場容量在未來10年內達到飽和,即增量市場年均增速為765台。
2019-2024年中國采棉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國家也對采棉機的發展給予了大力鼓勵和支持,《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中國製造2025》、《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多項政策中均將采棉機作為發展重點產品,並給予購置補貼,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采棉機市場的發展。展望未來,我國采棉機市場前景一片大好,國內棉花機采增量市場、國內棉花機采更新換代及進口替代市場、一帶一路出口市場等環節都充滿機遇,以上便是采棉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采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采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