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采棉機行業分析報告 >> 采棉機行業分析

采棉機行業分析

2021-02-01 11:20:4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采棉機是棉花種植機械領域關鍵、核心裝備,一台采棉機高峰期相當於500個采棉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法國是最早應用采棉機的國家,以下是采棉機行業分析。

采棉機行業分析

  我國棉花種植面積333萬公頃(5000萬畝)左右,主要分布在新疆棉區、江淮平原、江漢平原、華北平原、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其中新疆棉區產量占絕對比重。我國棉花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機采率卻不足30%,而機采棉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區,占國內全部棉花機收面積的99%以上,這說明機械采棉幾乎全部是在新疆實現的,同時,也說明采棉機大面積推廣必須以規模化種植為基礎。

  采棉機行業分析指出,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南北朝時期,棉花傳入我國邊境;宋末元初,棉花傳入內地;明初,朱元璋採用強制方法才推廣開來。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印度、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烏茲別克斯坦、埃及等是棉花主產國,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斯坦則有「白金之國」之稱。

  歐美等國家在規模種植和機械化普及等環節已經非常成熟,從耕地準備到棉花種植、管理、收穫、運輸、加工的全過程均實現了機械化,並完成了棉花品種的培育改善和農藝標準化等建設,省人化、機械化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保障了棉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棉花採摘環節,全球主要棉花主產國全面實現了機械化,反觀,我國棉花機收水平卻相差甚遠。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總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棉花產業在新疆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2018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為249.1千公頃、較2017年同比增長12.3%;2019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為254.1千公頃,較2018年增加了5千公頃。

  新疆按照標準化種植的機采棉面積持續擴大,機采棉逐漸成為棉農推崇的新型生產模式,不僅極大地解放了勞力,更主要的是,保證了棉花採摘的及時有效,降低了棉農的生產成本。2019年人工采棉單畝成本為875元,機采棉單畝成本為350元,單畝成本節約525元。

  采棉機行業分析指出,隨著勞動力減少,人力成本急劇增加,以人工操作為主要勞動方式的棉花生產遭遇瓶頸,勞力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采棉環節,以往,僅新疆兵團每年需要拾花勞力超過50多萬人,每到採摘季節,數十萬外省拾花工陸續進入新疆採摘棉花,從而形成下半年度西部最大的季節性勞動力轉移潮,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年為此支付的人工費就高達12億元人民幣。

  毫無疑問,破解棉花產業「用工難、成本高」這一難題的最有效路徑就是實現機械化,也就是大家說的「能不用人就不用人」,針對棉花採摘這一環節,人工採摘的成本約為3元/kg,機采成本約為1.2元/kg。目前,我國棉花畝產量約在350kg,實現機械化采棉作業每畝可降低成本600餘元,經濟效益和利潤價值大到驚人,因此,實現機械化采棉是棉花產業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意義重大,以上便是采棉機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采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采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