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倉儲物流行業作為供應鏈的重要環節,近幾年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規模與增長:2023年我國倉儲物流市場規模達到1.36萬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為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占比74.3%;自營物流市場規模為0.35萬億元,同比增長7.8%,占比25.7%。《2024-2029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預計,2024年在國內外經濟復甦加速,國家政策支持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倉儲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1萬億元。
細分市場情況:倉儲物流市場包含多個細分市場,如智能倉儲、冷鏈物流、醫藥物流等,每個細分市場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我國倉儲物流市場雖有一定的進入壁壘,但對於有一定地產資源的企業來講,進入行業較為容易,疊加倉儲物流行業部分細分領域發展較為迅速,同時區域間發展存在差異,未來將會有更多市場參與者參與進來,市場競爭加劇。
電商和零售業的持續增長: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變化,對倉儲物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倉儲物流市場分析指出,電商平台和零售商需要高效的倉儲物流系統來支持他們的訂單處理、庫存管理和配送服務。
全球化貿易的增加:全球化進程推動了跨境貿易的增長,這意味著更多的商品需要通過國際物流網絡進行運輸和分銷。因此,倉儲物流市場將受益於跨境貿易的擴大,為國際物流服務提供商提供了更多的商機。
技術驅動的創新:物流行業正經歷著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包括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的發展將提高倉儲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成本,為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綠色物流的興起: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綠色物流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企業和消費者對於環保友好型的物流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將推動倉儲物流市場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倉儲物流市場在電商、跨境貿易、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和綠色物流等方面都有著廣闊的前景。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倉儲物流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並且在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倉儲物流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倉儲物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
下游應用廣泛:《2024-2029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倉儲物流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部分。上游為設備提供商和軟體提供商,分別提供硬體設備(輸送機、分揀機、AGV、堆垛機、穿梭車、叉車等)和相應的軟體系統(WMS、WCS 系統等);中游是倉儲物流系統集成商,根據行業的應用特點使用多種設備和軟體,設計建造倉儲物流系統;下游是應用倉儲系統的各個行業,包括菸草、醫藥、汽車、零售、電商等諸多行業。
廣東等地企業分布較為集中:從我國倉儲物流產業鏈企業區域分布來看,倉儲物流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廣東地區,其次是在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區;其餘地方,如安徽、陝西等省份也有部分企業分布。
供給質量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物流倉儲技術創新投入達到了30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智能物流倉儲技術創新投入為180億元,占比60%,同比增長18%。預計2024年全年全國物流倉儲技術創新投入將達到33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其中,智能物流倉儲技術創新投入為198億元左右,占比60%,同比增長10%左右。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不斷擴大,對於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倉儲物流行業將面臨更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也需要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技術手段來應對快速變化的訂單量和配送需求。
供應鏈數位化和智能化:供應鏈管理正朝著數位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以實現更高效的運營和管理。倉儲物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這意味著倉儲物流行業需要整合信息技術、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提升倉儲管理、庫存控制、訂單處理等方面的效率。
新技術的應用:諸如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等新技術在倉儲物流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效率和靈活性。例如,自動化倉庫、智能揀選系統、自動導航AGV等技術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倉儲物流行業也將面臨著更高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因此,節能減排、綠色包裝、智能物流路線規劃等方面的技術和策略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綜合來看,可以預見未來倉儲物流行業將朝著數位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迅速發展。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國際貿易的增長,國際物流也將成為倉儲物流行業的重要增長點。因此,投身於倉儲物流行業並結合新技術、新模式進行創新的企業和個人將會面臨廣闊的發展機遇。
據日前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2017年2月中國倉儲指數和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顯示,2017年2月我國中國倉儲指數回升3%,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回落7.6%。具體詳情如下:
2017年2月份中國物流業倉儲指數為54%,較上月回升3個百分點,連續十二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各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延伸業務量指數、業務利潤指數、主營業務成本指數、期末庫存指數及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有所回升,其餘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由21類商品組成的2017年2月期末庫存指數為57.9%,較上月大幅回升8.6個百分點,企業備貨增加。分品種來看,生產資料類商品中,鋼材、有色、化工等商品庫存有所回升,煤炭庫存有所下降;生活資料類商品中,家電、日用品、農副產品、醫藥庫存量有所回升,食品庫存有所下降。
業務量指數小幅回落。2月份,業務量指數為47.4%,較上月小幅回落0.5個百分點,反映出倉儲行業在農曆正月期間業務活動並未充分展開,行業活動進入三月份後將逐步回復常態。分品種來看,煤炭、木材、機械設備等生產資料類商品及食品、紡織品、家電、醫藥等生活資料類商品業務量指數回落幅度較大。
周轉效率下滑。2月份,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為48.0%,較上月回落2.0個百分點至榮枯線以下,反映出倉儲行業本月業務活動較少,貨物周轉減慢。
期末庫存指數大幅回升。2月份,期末庫存指數為57.9%,較上月回升8.6個百分點,反映出隨著生產建設旺季的臨近,倉儲行業備貨量明顯增加。
收費價格小幅下行。2月份,收費價格指數為47.4%,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位於收縮區間,反映出春節假期前後倉儲行業收費價格略有下降。
成本和利潤雙雙走高。2月份,主營業務成本指數為55.9%,較上月回升5.2個百分點。業務利潤指數為53.3%,較上月回升8.2個百分點,反映出企業成本上升趨勢仍在,但經濟效益已略有改善。
企業員工隊伍穩定。2月份,企業員工指數為51.3%,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但仍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出倉儲企業用工數量繼續穩中小升。
從後期走勢來看,新訂單指數為56.6%,連續十二個月保持擴張走勢,業務預期活動指數為58.6%,較上月回升2.3個百分點,反映出生產建設旺季的到來會加速釋放市場需求,帶動整體供應鏈轉向活躍,倉儲行業預期向好。
2017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9.8點,比上月回落7.6%,運價指數在連續五個月回升後有所回調。
2015年以來各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
2017年2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表
從分車型指數看,各車型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以大宗商品及區域間運輸為主的整車指數比上月回落7.4%,至103.7點,仍比上年同期增長16.1%,但增速回落6.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零擔指數由升轉降,其中零擔輕貨指數為129.3點,比上月回落7.2%。零擔重貨指數為109.4點,比上月回落8.4%。
2015年以來各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分車型指數
從需求看,2月以來,公路物流需求總體緩中趨穩。其中,大宗商品等部分原材料採購量由於春節前集中備貨,節後有小幅回落,相關的整車公路物流需求隨之有所回調;另一方面,從PMI數據顯示,零售業、餐飲業等與居民消費相關的指數低於臨界點,業務總量有所減少,零擔公路物流需求隨之有所放緩。
從供給看,進入2月份,貨車司機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集中返工,運力供給較前期明顯增加,加之多數地區氣溫轉暖,公路物流運輸條件趨於好轉,運輸成本總體平穩。短期看供大於求的局面有所加劇,價格指數環比有所回落。
從後期走勢看,隨著3、4月份,經濟趨升態勢醞釀蓄積,生產建設有望逐漸步入旺季,公路物流需求也將有所回升。與此同時,運力供給也將有所增加,運輸價格可能波動更為頻繁。3月內各周環比可能延續震盪走勢,但總體仍將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綜上所述,2017年3月雖然倉儲行業預期向好,但物流運價仍然總體偏高。更多倉儲物流行業信息可查閱2017-2022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