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草甘膦占全球農藥總用量的 15%,占全球除草劑總用量的 30%。草甘膦全球銷售額從2009年的48.5億美元增至2016年56.6億美元,趨勢性增加。下面進行草甘膦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草甘膦行業分析表示,百草枯退出市場,草甘膦打開增量空間。由於百草枯中毒後,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毒藥,對人畜危害非常大。2010 年之後,世界各國相繼出台了對百草枯的禁產令和禁售令。我國已於 2014 年停止百草枯水劑登記,並在 2016 年 7 月 1 日全面禁止在中國銷售百草枯水劑。
目前百草枯替代品主要有草甘膦和草銨膦等,而草銨膦生產技術難度高,工藝路線比較複雜,國內僅有少數公司能夠規模化生產,總產能遠低於草甘膦,同時草銨膦生產成本高,價格目前是草甘膦的 7 倍左右。短期來看,替代百草枯首選的還是草甘膦,其將有望填補百草枯退出後的市場空缺。
通過對草甘膦行業市場前景分析,我國是草甘膦主要出口國,2016 年草甘膦原藥出口接近 31.1 萬噸,同比增長20.5%。這是由于海外農化公司在歷經兩年多的行業低迷期,農化巨頭庫存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去庫存基本完畢,行業進入新一輪補庫存周期,推動我國出口增加。草甘膦前三大出口地分別為巴西、阿根廷和美國,出口占比分別為 21.0%、17.6%和 17.5%。
海外草甘膦主要生產商為孟山都,草甘膦年產能為 35 萬噸。2016年國內草甘膦年產能為 87 萬噸,全球占比為 77.7%,主要生產商有泰盛化工、四川福華、新安股份等。由於草甘膦產能過剩,盈利不佳,行業基本停止了擴張步伐。近年來,國內草甘膦開工率降低幅度較明顯,從 2011 年的近 69.3%下滑到 2016 年的 55.5%。
通過對草甘膦行業市場前景分析,2016 年全球實際開工的草甘膦有效產能約 120萬噸,其中中國 國 84萬噸,美國孟山都 27 萬噸,其他 9 萬噸,行業產能利用率為 67。調研了解到,孟山都未來幾年無新增產能,國內草甘膦已被列入限制類投資項目,未來預計不再新批生產許可證,個別企業雖宣布擴產但落地的可能性不大,整體看未來幾年全球草甘膦無新增產能。
以所用原材料分類,國內草甘膦主要有兩種工藝路線:甘氨酸法和 IDA 法,目前甘氨酸法路線占比 70%,由於甘氨酸法路線初始投資成本低,且已被前幾大草甘膦廠商採用,大部分生產線短期內無更新計劃,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國內草甘膦生產仍以甘氨酸路線為主。以上便是草甘膦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草甘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草甘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