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處方藥銷售額呈增長態勢,2010年,全球處方藥銷售額為6870億美元。到2017年全球處方藥銷售總額達到7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全球處方藥增長將受到持續採用和預期推出的新療法的推動,這些療法將解決關鍵的未滿足需求,以及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的診療服務。以下對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
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2010年非專利藥物全球銷售額為600億美元。到2017年非專利藥物銷售額達到810億美元,同比增長1.3%,這個增長幅度是近幾年最低增長幅度。處方藥行業分析指出,2018至2024年,全球處方藥的年複合年增長率6.4%,到2024年,處方藥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2萬億美元。最近2年,非專利藥物占處方藥的比重成逐漸減少的趨勢。
2010-2017年非專利藥物占處方藥的比重情況
在處方藥從醫院流向零售藥店、患者進一步參與處方藥購買決策的大趨勢下,處方藥企業需著力於識別零售市場機會、把握政策執行情況,建立適合自身的零售戰略和戰術,提升處方藥銷售效益。零售藥店銷售額也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處方藥占到零售渠道銷售額的近一半。與醫院渠道相比,目前零售渠道在處方藥銷售額中雖占比不大,但增長率已超過醫院渠道。現從五大模式來分析處方藥行業概況。
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從「疾病管理」角度出發,優化藥店產品組合,滿足特定疾病領域患者需求。藥店從患者購買產品、廠商營銷費用中獲利。項目設計和執行相對簡單、見效快,但容易被競爭對手複製,且業務運營資本受限於藥店盈利水平 一,直接影響新業務拓展的速度。
作為差異化競爭優勢爭取製藥企業新產品的全國分銷權/代理權,通過分銷或代理業務獲利醫藥分銷和零售集團從「患者體驗」出發,尋找患者在重疾新特藥或慢病用藥處方獲取、購藥途徑、支付手段等方面未被滿足的需求。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醫藥分銷和零售集團整合內部事業部以及外部合作夥伴(如第三方醫藥配送服務商、電子商務平台、醫療數據服務商、銀行及商業保險等金融機構)資源,發展創新業務模式。藥店不僅能從患者購買產品和服務,以及上游廠商營銷費用中獲利,還有可能藉助外部合作夥伴的力量緩解、延遲、分散創新業務直接盈利的壓力。
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基於真實世界數據(RWD)和(AI)的第二診療意見、新特藥配送和藥事服務,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從推動癌症/罕見病的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出發,結合公立醫院診療能力、第三方檢測中心、醫學資料庫和傳統藥品配送能力,解決患者在基因分型、用藥方案選擇、伴隨式診斷和用藥方案調整等環節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為臨床醫學專家和藥品審評機構提供可信的真實世界數據。藥店通過向患者銷售新特藥、伴隨式診斷和第二診療意見的服務獲得收益,同時可能獲得新藥研發企業的投資或項目經費。但構建和管理這一創新業務模式對管理層能力要求極高。
中國醫藥零售企業正在承受單店收入和利潤普遍較低的痛點,降本增效和併購重組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業內一些企業已經做出很多探索:例如,減少實體門店數量或控制藥店租賃面積,在城市中建設一個藥品中心配送倉庫。處方從合作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和實體藥店獲得後,藥品可直接從中心庫發貨配送上門或送達病患。這一新型模式在擴大可售藥品數量的同時,減少了門店租金和運營成本。另外還有業內領先企業建立了智能商務分析系統,通過分析產品和門店的過往銷售數據,優化藥店未來產品組合和備貨計劃,為提高單點營收和盈利水平提供科學指導。
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不是所有類型的處方藥都適合開發零售市場,且不同類型處方藥的生產企業的需求也不一樣。藥企在未來處方藥零售市場中既是優質產品的供應商,又是藥店設計與運營創新業務模式的重要合作夥伴,還是藥店和醫療數據公司新業務模式不可或缺的付費方之一。
處方藥行業概況分析,處方外流的理論增量空間短期超過2000億,2020年將達到9000億,2015年醫院終端的市場規模為9517億元,而同期藥品零售終端的市場規模僅為3111億元,醫院用藥占比高達75%。預計處方外流放開之後,門診用藥將會有很大比例通過零售終端銷售,處方外流的理論增量空間短期超過2000億,2020年將達到9000億。
更多處方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處方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