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我國風電新增併網5.26GW,同比增長49.4%,發電量978億度,同比提升39.1%,占總發電規模的6.2%。全球風能產業從探索階段逐漸走向成熟,無論是製造商、開發商還是運營商,都有明顯的國際化、大型化和一體化的趨勢。以下對風能行業技術分析。
風能行業技術分析,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同比減少。1-9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8114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少投產1280萬千瓦,同比下降13.6%。風能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水電666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少投產157萬千瓦,同比下降19.0%;火電2379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少投產719萬千瓦,同比下降23.2%;核電新增346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多投產129萬千瓦;風電1261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多投產236萬千瓦,同比增長23.1%;太陽能發電3452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少投產779萬千瓦,同比下降18.4%。
中國的風電技術起步較晚,在發展之初曾出現被國外機型壟斷的情況。隨著本土化主機製造商的崛起,在國內巨大市場的牽引與新能源政策的合力推動下,中國風電市場目前裝機容量排名靠前的主機製造商均為自主品牌,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風電市場,在發展中培養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從業企業。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風能行業技術。
風能行業技術分析,針對我國風力資源分別不均勻的問題,我們必須優化風力發電系統,重視電力的遠距離傳輸。首先,我們必須加大對遠距離電力傳輸的技術研發力度,在實踐中探索能促進電力遠距離傳輸的方法,平衡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北區域與其他地區風力資源分別不均衡的問題;其次,我們應加大對遠距離電力傳輸的資金投入力度,使其擁有足夠的資金得以向外引進一些優秀的人才,最終使得小投資獲得大回報,讓一些風力資源缺乏的地區也能享受風力發電技術帶來的便利與經濟效益,同時也讓這些地區能夠更好地進行環境保護工作。
風能行業技術分析,在發展風力發電技術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對風力發電產業結構的完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對風力發電每個細節與元件的研發與管理,爭取在我國形成一條完整的風力發電產業結構,而不是要依靠進口才能實現風力發電。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對全國風力發電企業的管理,為整個風力發電行業制定經營標準,在風力發電市場形成良好的秩序,完善我國的風力發電產業結構,促進風力發電的發展。
安全是風力發電技術的最根本要求,只有安全性能有保證的風力發電技術才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對風力發電技術安全管理的力度。風能行業技術分析,在工作過程中,注重檢查各種可疑的安全隱患以及監督員工的行為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其次,我們應當對風力發電技術所有相關的設備定期進行全面的檢修,包括對部件故障的檢測等,一經發現安全問題,必須及時嚴肅處理;再次,我們應當適當學習國外一些保證風力發電安全的先進技術,為保證風力發電安全提供強大的技術背景支撐。
風能行業技術分析,目前我國風電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隨著我國電網建設逐步完善以及風力發電機組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技術成熟、銷售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主要廠商將通過提供風機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等附加服務來保持合理利潤。
更多風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