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地球表面大量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由於地面各處受太陽輻照後氣溫變化不同和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氣壓的差異,在水平方向高壓空氣向低壓地區流動,即形成風。風能資源決定於風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風能年累積小時數。風能密度是單位迎風面積可獲得的風的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和空氣密度成正比關係。
風能行業的定義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風能行業市場發展格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風能是利用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用於發電、提水、助航、致冷和致熱等。
風能行業的主要區域分類
我國風能區域等級的劃分標準:
Ⅰ豐富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大於200瓦/米2,3~20米/秒風速的年累積小時t大於5000小時。
Ⅱ風能較豐富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大於200~150瓦/米2,可利用小時t為5000~4000小時。
Ⅲ風能可利用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為150~50瓦/米2,可利用小時t為4000~2000小時。
Ⅳ風能貧乏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在50瓦/米2以下,可利用小時t在2000小時以
更多風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