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2017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51.6%,超過第二產業11.1百分點,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那麼服務行業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服務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服務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8.0%,高於全國GDP增長1.1個百分點,連續5年增速高於第二產業。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中共十八大以來,服務業在創造稅收、吸納就業、新設市場主體、固定資產投資、對外貿易等方面全面領跑,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第一,改善服務業發展的軟環境,夯實服務業發展趨勢基礎條件。一方面,服務業具有無形性、多樣性和信息不對稱特點,良好的信用環境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只有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服務業信用管理、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制定和實施服務業標準,才能降低服務產品和服務行為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實現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人才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關鍵。要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法,重點發展特色職業教育,支持各類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培訓機構開展複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學習與培訓。此外,信息基礎設施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軟環境和軟要素,要通過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產性服務業對其他產業的滲透與融合。
第二,積極有序推進城鎮化,推動城鎮化和服務業互動發展。城鎮化與服務業歷來是互為促進的。通過積極有序推進城鎮化來為服務業發展趨勢創造最佳的空間形態和載體,是極為重要的路徑選擇,特別要依託城市快捷的交通、通訊通信和金融以及多種社會服務網絡,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提高服務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輻射效應,並以此帶動相鄰地區製造業的發展,實現城鎮化、工業化和服務業的多贏格局。
第三,全面深化服務業體制改革,釋放服務業生產力。全面深化服務業發展趨勢改革,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近期重點宜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打破壟斷和市場管制、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引入競爭機制。二是改革投資審批體制。要推進服務業的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服務業改革,其關鍵就是開放市場、打破國有企業對服務業的壟斷、真正向民間資本開放這些行業,鼓勵各市場主體公平透明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完善政府規制。
第四,服務業發展趨勢深化開放合作,積極穩步實施「走出去」戰略。近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發布,明確提出,到2020年,服務進出口額超過1萬億美元,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
通過對服務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2017年,我國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5%,增速分別超過全行業和第二產業2.3、6.3個百分點;服務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扭轉了上年增速落後全行業和第二產業的局面。2017年前11個月服務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15.1億美元,同比增長7.5%。因此2018年的服務業發展要將「高質量」作為確定發展思路、制定各項政策的根本要求,以服務業提質增效升級為著力點,更多運用改革、開放、創新的辦法,使服務業發展躍上一個新台階,以此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是大勢所趨。以上便是筆者對服務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