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木門行業市場行情如何呢?據悉,2015年,對於鋼木門行業而言,可以用網際網路+和轉型發展來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不少企業希望轉型求發展,在2016業內人士紛紛制定戰略目標求發展,然而現實卻是鋼木門行業市場業績難做仍是頑疾。更多詳情,下文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鋼木門行業市場行情分析:
一、人口紅利消失
時至2015,可以確認的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這一個轉變給傳統產業的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有新聞如此報導:「佛山企業招不到員工,到了只要是一個人就可以招了」的地步,而這樣的困境不只是佛山,全國很多製造型的行業都普遍遇到,因為人口紅利的結束,意味著人力資源成本的不斷上漲,直接增加經營成本以及影響生產管理,而鋼木門正是人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人口紅利的結束將直接影響這個行業的生存。
而站在另一個角度看「人口消費紅利」,70後和80後在居住產業和建材產品消費周期已經接近尾聲,90後在居住產業和建材產業的市場需求無法激法,近30%的90後不需要置業,另外多數的一二線城市90後普遍未有能力置業,因為虛高的房價讓90後望塵莫及。
二、環保政策的高壓
柴靜的《穹頂之下》讓我們看到中國未來變革的可能,環境將是第一要務。中國的環境治理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了,作為高污染、高耗能的鋼木門行業將是這場整改的重要對象。環境管理成本以及政策的收緊,讓鋼木門企業務必在環保以清潔生產管理投入更多的資源和資金,這將是直接增加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將有不少企業將直接被政策性限制而直接結業,退出市場,而本來已經生存艱難的企業,還要在新的法規和環保環境治理投入資金,這將是雪上加霜的困境。
毋庸置疑的趨勢,中國新常態的經濟發展路線將緊扣著環保、綠色化為主導,對於環境治理的相關管理手段和法規也會越來越嚴厲,對鋼木門企業而言,這一切只是開始。
三、市場萎縮不可避免
根據全國各大城市近去一年房地產行業的市場數據可以斷言,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隨著70後和80年人口消費紅利的結束而開始加劇萎縮。可以說,基本上所有一二線城市的70後和80後的建材與居住產品的消費周期已經結束,全國多個城市由於投機性置業者的市場操作,導致眾多城市空置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些新開的板塊成了「死城」,真正的自用型置業者比例相當低。
事實證明,由於一二線城市房地產的萎縮和投機性的市場操作,直接拉低了鋼木門產品銷售,而因為房地產萎縮而引發的鋼木門市場需求量減少是一種極難恢復的硬傷。
此外沒有戰略思路是多數鋼木門企業的共性,與多個傳統型企業對話的過程中,當提及戰略一詞,似乎無法在其企業看任何有戰略意義的戰略意圖。事實上,不少企業對戰略思路的理解仍然屬於一片空白,更多的是將職業經理人的戰術思路當作戰略思路。
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系統性的戰略思路的話,那麼其所有行為都只能解決眼前,和做眼前的事情,對於未來根據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真正發展立場。由於沒有系統的戰略思路,換句話講,也就是一家沒有核心價值與競爭力的企業。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必須遵循利潤正常化的原則,但鋼木門行業不少二三線品牌的利潤一直處於不正常狀態,甚至是虧本運營的尷尬局面。試問這樣還有什麼價值,還有什麼意義,企業的結果就只能是等死。
更多鋼木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木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