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是以光波為載體的通信方式,具體包括了運營商電信網絡、光纖光纜、光器件、光主設備等光通信產業,有數據顯示預測光通信行業2021年我國光通信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元。以下是對光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通信時,首先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再透過光纖將光信號進行傳遞,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話音)變成電信號,然後調製到雷射器發出的雷射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通過光纖經過光的全反射原理傳送;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後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後恢復原信息,光通信屬於有線通信的一種。
自2013年「寬帶中國」的提出和4G建設周期啟動以來,中國光通信連續多年呈現高速增長。然而,隨著FTTx和4G鋪設接近尾聲,5G剛剛開始商用,中國光通信市場尤其是光纖光纜市場在2019年面臨青黃不接。代表性指標光纖單價也從2012年的百元每芯公里降至2018年的65元每芯公里,2019年中國移動1.05億芯公里的普通光纖集采單價更是降到30元每芯公里左右。
隨著全球光通信產業轉移,併購市場規模上升較快,國內領先企業紛紛加碼收購國外廠商以及國際通信產業蓬勃發展,2020年光通信併購市場迅速升溫。
光晶片、光器件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光通信行業將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海量數據以及高速運算要求帶來的巨大壓力,光通信行業有望保持持續增長。2015年-2021年我國光通信市場規模逐步增長,預測2021年我國光通信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元。
在光通信產業中,國內企業目前在光通信設備、光纖光纜等領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在光晶片、光器件/光模塊領域,我國仍然處於追逐者的位置。目前我國光通信高端核心晶片90%以上需要進口,儘管近年來中國廠商在無源器件領域已經占據一定份額,有源器件研發加速趨勢明顯,與國外企業的技術差距逐步縮小,但整體上來看,仍是發展最為薄弱的環節。
我國光纖光纜行業比較成熟,行業集中度較高,前幾家占據國內光纖光纜產業產能的70%-80%市場份額,近五年來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前五名廠商市場份額排名未有變動。目前行業競爭的關鍵取決於光棒的生產,光棒占到光纖成本的65%-70%。
近年來,國務院、政府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制定了多項行業相關的法規及政策,明確了光通信行業的發展方向及產業扶持政策。2018年工信部發布《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指出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落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瓶頸。目前25Gb/s的高速率光晶片國產化率僅3%左右,供應主要依賴美國、日本廠商。政策要求在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的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突破20%。
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數據中心及5G建設下,光通信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技術、產品升級,寬帶、高速、高密度收發及傳輸將是光通信及數據通信未來發展趨勢。以上便是光通信行業前景分析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