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固態電池賽道正成為新能源領域的焦點,頭部企業密集押注,商業化進程不斷提速,同時也面臨著技術與市場層面的挑戰。從動力電池廠商到鋰電池材料企業,紛紛在固態電池領域布局,中試線建設、產品送樣、產能規劃等動作頻頻,而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預計達 614.1GWh、市場規模超 2500 億元的預測,更凸顯出該行業巨大的投資潛力與發展空間。以下是2025年固態電池行業投資分析。
在固態電池產業巨大市場空間的吸引下,各類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披露相關進展。動力電池廠商中,南都電源現有一條中試產線,可實現小批量交付,且明確全固態電池產品對2025年度業績不產生較大影響;孚能科技的半固態電池已完成向全球頭部物流無人機客戶送樣,目前進展順利;太藍作為固態電池領域獨角獸企業,8月18 日其全固態電池湖北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潛江市舉行,此前已在北京、重慶、安徽等地布局研發生產基地;安瓦新能源在今年7月4日,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 GWh 級新型固態電池生產線首批工程樣件成功下線,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實現全面量產;容百科技表示固態電池硫化物電解質在容量指標、充放電效率上符合國際客戶要求,目前正在進行中試線的建設;德爾股份此前也透露當前正積極投建固態電池中試線,目標是讓固態電池儘快量產和商用化應用。
鋰電池材料上市公司同樣動作不斷,恩捷股份日前表示 10 噸級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已經建成,具備供貨能力,其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生產項目落地玉溪,分階段實施,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可形成年產 1000 噸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的生產能力,且目前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十噸級中試線項目已全線貫通,實現從核心原料到電解質膜的全鏈式 「垂直創新」,以及從量產工藝到前沿技術的橫向布局,還在積極推進與下遊客戶合作及技術交流,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擴大相關產能建設,實現從研發(小試)- 中試 - 量產的 「三級跳」 發展目標,同時其下屬控股子公司江蘇三合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有 2 條產線,具備半固態電池隔膜量產供應能力;五礦新能也競相對外披露了固態電池相關進展;聖陽股份在互動易平台回復投資者稱,密切跟蹤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趨勢,加快推進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固態電池以複合氧化物技術路線為主,已順利完成安全驗證及循環穩定性測試。
被譽為 「電池終極形態」 的固態電池,當下技術研發與商業化落地節奏加快。從產業化層面來看,2025-2026 年國內中試線密集落地,將啟動全固態裝車驗證,2027 年全固態電池有望實現小批量裝車。
國內車企方面,多家車企已宣布固態電池上車時間表,東風固態電池將於 2026 年上車,全新 MG4 的半固態電池版本車型將在 9 月推出,在該車型首次採用的第二代半固態電池中,企業進行了正極材料創新,力求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生命周期之間找到更優平衡點,且認為底層材料創新是破局關鍵。海外車企中,豐田將於 2026 年正式啟動固態電池的生產,大眾汽車集團則向固態電池初創企業注資 1.31 億美元,該筆資金將用於在美國聖何塞建設一條中試生產線。
除車企外,動力電池廠商、鋰電池材料等企業也積極參與固態電池 「搶灘戰」,與車企協同推進固態電池商業化。恩捷股份始終堅持在高分子領域創新和研發,為行業提供硫化鋰、固態電解質、固態電解質膜等產品,是固態電池產業鏈中的重要參與者,其自成立之日起便專注於高分子材料領域,一方面通過持續研發創新鞏固自身鋰電池隔膜領域行業地位,另一方面基於技術積累布局固態電解質領域,早在 2018 年就成立前沿技術研究所,針對半固態電池用隔膜技術探索和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調研進行積極布局,2021 年又成立固態產業化平台 —— 湖南恩捷,專注硫化物全固態電解質相關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工作。部分企業也強調,無論是朝著全固態電池方向前進,還是在半固態電池領域改進正極材料、推動產業化進程,都將持續推進,同時堅持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
《2025-2030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固態電池憑藉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未來高性能電池重點發展方向,在消費電池、新能源汽車、低空等領域擁有廣闊市場空間。固態電池與現有電池在部分材料與設備環節存在較大差異,其興起將給新型材料和設備帶來龐大增量市場,而 2030 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預計達 614.1GWh、市場規模超 2500 億元的預測,更印證了該產業的巨大潛力。
不過,固態電池商業化落地仍需時日,面臨諸多挑戰。從當前情況看,固態電池商業化問題主要體現在材料生產端和電芯製造端,儘管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及其他關鍵性能指標已可滿足產業應用需求,並逐步實現產能突破,但未來仍需提產降本。技術路線方面,固態電池不同技術路線各有優劣且並行發展,若關鍵技術在未來無法取得有效突破,可能致使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大幅延遲,難以按預期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此外,全固態電池在硫化物方面目前仍存在安全性隱患,例如採用高鎳三元材料時,鎳的氧化性非常強,同時硫的結構又極其不穩定,這兩種物質結合在一起,很容易導致熱失控。下游應用需求不足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也給固態電池產業化帶來一定壓力。
在固態電池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競爭日益激烈,全球隔膜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恩捷股份作為全球鋰電池隔膜龍頭企業,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與動作備受關注。該企業在 2025 年半年度報告中指出,目前電子產品和純動力汽車電池的主流選擇是鋰電池,其他新興電池技術尚不成熟,距離商業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也坦言若未來全固態電池及其他新興電池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量產並完成商業化進程,市場對於鋰電池的需求將受到影響,處於產業鏈中的鋰電池隔膜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為此,恩捷股份採取積極應對策略,一方面持續研發創新鞏固鋰電池隔膜領域行業地位,另一方面勇於 「自我革命」,基於在高分子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和持續深耕,布局固態電解質領域,通過成立前沿技術研究所、固態產業化平台,推進中試線建設與產能規劃,力求在固態電池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現有產品技術基礎上持續疊代下一代技術及產品,是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能力之一,作為行業龍頭,只有堅持技術創新,才能推動自身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他企業也紛紛加大研發投入與產能建設,力求在固態電池行業競爭中搶占市場先機,推動固態電池技術不斷進步與產業化進程加速。
綜合來看,2025年固態電池行業正處於商業化推進的關鍵階段,頭部企業從動力電池、鋰電池材料到車企等多領域齊發力,中試線建設、產品送樣、產能規劃等動作不斷,商業化應用進程逐步提速,且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 2500 億元的預測顯示出巨大發展潛力。但同時,固態電池商業化也面臨材料生產提產降本、技術路線突破、安全性隱患、下游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戰。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龍頭企業積極布局轉型,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等方式應對競爭與挑戰,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成本的下降,固態電池有望逐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增長點,不過這一過程仍需行業各方持續努力與探索。
更多固態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固態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