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延續了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勢頭。6月份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頭部企業競爭格局加速演變,本土品牌與新勢力車企共同推動行業變革。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技術疊代與消費趨勢正重塑產業發展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根據最新統計,6月份中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11.2萬輛,同比增長29.8%,環比增長8.2%;上半年累計銷量為546.9萬輛,同比增幅33.3%。這一表現印證了市場對新能源車的持續需求,尤其是自主品牌與新勢力車企在技術研發、產能布局及用戶服務上的突破,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領跑地位。
6月零售銷量TOP10榜單中,比亞迪汽車以352,081輛穩居榜首,上半年累計銷量已近214.6萬輛,完成其2025年目標的40%;吉利汽車與長安汽車分別以114,798輛和76,346輛位列第二、第三名,同比增幅達80.7%和57.9%,展現出本土車企在供應鏈效率及市場響應上的顯著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除理想汽車因銷量同比下降24.1%成為榜單唯一負增長企業外,其餘九家均實現同比增長,凸顯行業頭部企業的規模化效應與創新動能。
特斯拉中國6月零售銷量回升至61,484輛,環比激增59.7%,其中Model Y以44,848輛的銷量重回榜首,同比增長16.6%。儘管其上半年累計銷量263,410輛同比微降5.4%,但單月數據反彈表明特斯拉正通過價格策略與產品優化重拾市場信心。這一趨勢為新能源車高端市場競爭注入新變量,也預示外資品牌需加速本土化步伐以應對激烈競爭。
鴻蒙智行與賽力斯汽車分別以52,585輛和44,685輛位列第五、第八名,前者更宣布單月交付量創新高並成為當月新勢力銷量冠軍。這一成績印證了智能座艙、軟體定義汽車等技術路線對市場的吸引力。反觀理想汽車,其6月銷量環比下降11.2%,暴露了部分企業面臨的供應鏈壓力及用戶需求變化風險。未來,能否將技術創新快速轉化為用戶體驗升級,將成為新勢力車企突圍的核心競爭力。
截至2025年中期,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已形成「頭部集中、技術驅動」的鮮明特徵。下半年,在政策延續與消費信心提振的雙重利好下,預計行業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然而,市場競爭將更加聚焦於智能化、充電網絡完善及成本控制等維度。對於車企而言,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技術研發投入,並精準捕捉用戶對續航里程、安全性能及場景化體驗的需求升級,將成為決勝未來的關鍵。隨著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布局加速,中國新能源車的國際化進程也將進一步深化,為行業注入長期增長動力。
更多新能源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