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花茶行業分析報告 >> 花茶行業概況

花茶行業概況

2019-11-07 14:49: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茉莉花作為花茶中的一主要花茶類型,其年產量在11萬噸左右,約占內銷茶葉總量四分之一。隨著世界性飲花、食花熱潮的流行,花茶的市場需求在我國悄然興起,受到年輕群體特別是女性群體的青睞。以下對花茶行業概況分析。

  目前在我國市場上的花草茶大約有60~70個品種,其中有60%為野生品種,40%為種植品種,大部分產自雲南、廣西、甘肅、浙江、安徽等地。像玫瑰花、千日紅在雲南種植規模比較大,黃菊花、杜鵑花、玳玳花在甘肅有種植,玫瑰花主要產自福建、山東、廣東、廣西等地。花茶行業分析指出,茉莉花作為花茶的主要分類茶之一,其主產區主要是廣西橫縣、雲南元江、福建福州以及四川犍為。廣西橫縣是中國茉莉之鄉。該縣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占中國80%以上,占全世界產量60%以上。

花茶行業概況

  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根據所用的鮮花不同,還有玉蘭花茶、桂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等。普通花茶都是用綠茶製作,也有用紅茶製作的。

  中國在宋朝(公元960年)就有在上等綠茶中加入龍腦香(一種香料)作為貢品,這說明在宋朝已能利用香料薰茶。花茶行業概況分析,到宋朝後期,有恐影響茶之真味,不主張用香料薰茶。蔡襄《茶錄》中云:「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欲助其香,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正當不用。」但是這已是中國花茶窨制的先聲,也是中國花茶的始型。

  明朝是中國茶類大發展時期,已廢團茶為散茶,大量生產炒青、烘青、曬青綠茶,為花茶生產奠定了基礎。同時花茶窨制方法也有很大的發展,出現「茶引花香,以益茶味」的製法。花茶行業概況分析,據明朝顧元慶(1564-1639年)《茶譜》的「茶諸法」中對花茶窨制技術記載比較詳細:「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始摘其半合半放蕊之香氣全者。量其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而一停花始稱。如木樨花須去其枝蒂及塵垢、蟲蟻,用磁罐一層茶一層花相間至滿,紙箸扎固,入鍋重湯煮之,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又如「蓮花茶,僅日末時將半含蓮花撥開放細茶撮納滿蕊中,以麻皮略摯令其經宿,次早摘花傾出茶葉用建紙包茶焙乾,再如前法又將茶葉入別蕊中,如此者數次取其焙乾收用,不勝香美。」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對花茶的窨法,原料選擇、取花量、窨次、焙乾等原始的窨茶法,開始逐漸走向成熟,與現行的工藝原理是相通的,這時的花茶才稱的上是真正的花茶。但其量是不可多得的。偉大的藥物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1578年)一書中就有「茉莉可薰茶」的記載,證實了茉莉花茶明朝就有生產。

  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福州已有大規模茶作坊進行商品茉莉花茶生產。花茶行業概況分析,當時福州的窨制茉莉花茶運銷華北,特別是津、京地區,走海路由福州運至天津,轉口北京,深受北京市民的喜愛。因此說福州是中國茉莉花茶的發祥地。有了商品就有了市場,有市場就有買賣,這時北京湧現出不少茶莊,「京味」指的就是福建茉莉花茶特有的韻味。

  花茶行業概況分析,花茶是集茶味與花香於一體,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吸,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花茶不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裨益人體健康,具有排出宿便,調節腸胃循環,排毒等。具有美容護膚、美體瘦身、排毒除臭的功用,幫助瘦小腹最佳。

更多花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花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