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8.3萬噸,同比下降2.1%。2018年1-8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47.6萬噸,同比下降12.3%。下面進行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
化學農藥行業分析表示,我國農藥產能、產量處於世界前列,但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大部分規模小,產能過剩、貼牌銷售,處於價值鏈低端。不少企業存在安全環保隱患多、技術裝備水平落後、環保安全投入不足等問題。
在原藥的基礎上,加入適當的輔助劑(如溶劑、乳化劑、潤濕劑、分散劑等),通過加工、生產製得具有一定形態、組成及規格的製劑產品,製劑直接應用到農業生產。製劑的產品質量和使用量與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態穩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農藥製劑屬於高附加值產品,一個農藥品種的成功,離不開劑型的成功。農藥劑型有許多種,且各具特點,通過製劑加工,不僅可減少用藥量、延長農藥使用壽命,還可以提高作物產量。目前,我國製劑生產技術較落後,生產連續化、自動化程度低,平均每種原藥只能加工七八種製劑,而已開發國家的每個農藥品種可加工成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製劑。
下游集中用藥形成趨勢,對農藥經營模式產生影響我國地域差異較大,氣候條件多樣,各地區農民有完全不同的種植習慣和用藥習慣,且農作物種植單位面積小、品種多、用戶數量大,導致農藥需求呈現高度分散、品種多樣化、差異化的特徵。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土地流轉政策落地,自然村將逐漸減少,土地的使用和耕種將越來越集中。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農藥的市場需求與人類對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的需求呈正相關關係。近些年,基於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城市建設與工業用地的增加、氣候變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因素的共同驅動下,市場對農藥的需求量和特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農藥工業獲得了長足有效的發展。
隨著農藥行業的發展進入成熟階段,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產能過剩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給農藥的使用帶來了巨大壓力,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對農藥的生物合理性和環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讓位給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將是大勢所趨。以上便是化學農藥行業投資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化學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學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