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三大終端藥品銷售額16118億元,增速7.63%。化學藥作為藥品中的主力品種增速有著明顯的跟隨行業表現。下面進行化學藥行業發展政策分析。
我國化學藥仿製起步,經歷了普藥到難仿藥到創新藥的過程。從國內化學藥行業格局來看,可分為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製劑,製劑又由仿製藥和創新藥構成。從技術難度來看,原料藥、仿製藥、創新藥逐漸提高。
總體來說國內化藥原料藥相對成熟,在全球產業鏈上地位較高;化學製劑與國際領先國家差距明顯,其中仿製藥大而不強,創新藥只能說剛剛起步。從國際競爭力比較的角度來看,國內各板塊的國際地位表現為原料藥強於仿製藥,仿製藥強於創新藥的局面。
近年來受生物醫藥、中藥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化學製藥行業市場規模比重持續下降,2016年化學製藥市場規模12,569.60億元,占整個醫藥工業市場規模的44.79%,創歷年新低。但隨著我國老齡化增速加快、醫藥醫療需求增加以及衛生費用的不斷提升,未來化學製藥行業仍具較大的市場潛力。
具體來看,2016年化學製劑行業市場規模為7,534.70億元,占化學製藥行業的比重為59.94%,占醫藥工業整體規模的28.85%;同期化學原料藥行業市場規模5,034.90億元,占化學製藥行業的比重為40.06%,占醫藥工業整體規模的17.94%。
從子行業增速來看,化學製劑行業增速高於化學原料藥行業,2006~2016年化學製劑行業銷售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9.74%;同期化學原料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93%,由於生物製藥、中成藥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化學製藥子行業複合增速均低於醫藥工業整體銷售收入增長率。
醫藥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支柱產業,醫藥產品較之其他消費品,其價格彈性偏低,消費者需求比較穩定,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加,不易受突發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因此醫藥行業是一個穩定增長的朝陽行業。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增長和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們健康意識的進一步增強,以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市場需求的推動力也將隨之增大,市場擴容的潛力可期。同時,在原料藥企業經過改建、搬遷、停產、限產之後,我國抗生素類原料是產能淘汰接近尾聲,行業將獲得平穩發展。以上便是化學藥行業發展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化學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學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