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章主要是對中國貨代行業現狀的簡要分析,通過對貨代行業現狀的基本情況,貨代行業現狀的市場以及整體運行情況的了解分析。那麼,現如今我國的貨代行業現狀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下以下是貨代行業現狀的正文:
(一)中國貨代物流市場的基數大、發展快
據統計,1991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萬億人民幣(約0.3萬億美元),到2007年已上升75.2萬億人民幣(約10萬億美元),增長了23.8倍,年均增長22.2%,占當年中國GDP的18.4%。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到2007年,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持續高增長率,為貨代企業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商品和服務交易量的擴大,需要我們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國際貨代服務;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和網絡布局的調整,也使得我國成為了全球重要的採購加工中心,推動了我國與全球物流貨代業務的對接、融合。查看更多貨代行業現狀請點擊:2012-2016年中國貨代行業當前現狀及未來趨勢發展預測報告
(二)我國貨代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數量多、綜合實力有待提高
1.貨代行業是服務貿易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近30年來,中國政府對貨代行業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001年中國加入WTO,更明確了進一步開放的承諾。到2005年已將貨代行業全部對外開放。因此,中國貨代行業現狀形成了由市場主導的中資、中外合資、外商獨資及本土民營等多種所有制企業同等競爭的局面。
2.中小貨代企業居多
大中小貨代企業並存,總量近2萬家,以中小企業居多。到2008年底,在中國商務部備案的國際貨代企業有18400多家。其中有大型中外貨代物流企業,如中國最大的綜合物流企業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外運長航」,SINOTRANS),2008年資產總額達150多億美元,收入13多億美元,企業網絡覆蓋了中國境內30個省市,並與世界知名貨代物流企業有長期廣泛的業務合作,也包括名列世界500強、在中國設有合資或獨資公司的物流企業,如DHL、UPS、FedEx、TNT等跨國公司,它們占據了中國國際快遞市場約80%的份額;還有一大批新興的民營貨代物流企業,如我會會員企業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快遞公司等,年營業額已達8億美元以上。但是在我國備案的貨代物流企業中,約有76%的企業規模較小,註冊資本在150萬美元以下。
(三)我國貨代行業整體實力較弱,有待提高
我國的貨代行業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貨代物流企業只有十來年的歷史,儘管貨代物流企業數量眾多,但其整體實力和管理水平與世界領先的國際物流公司和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集中體現為「小、少、弱、差」,多數缺乏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一是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其人員數量、營業額及市場份額等都較小;二是服務功能單一,局限於傳統的單項服務,不能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三是缺少高素質專業人才,資源整合能力弱,不能滿足現代綜合物流服務要求,成本過高。四是管理水平差,在人員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網絡化管理方面,亟待提高競爭能力。
從上訴的情況來看,我國貨代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有好的發展。了解更多貨代行業現狀請點擊:2012-2016年中國貨代行業趨勢發展預測報告
更多貨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