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全球IC市場規模大幅成長,中國和美洲(主要是美國)已經成為半導體前兩大消費市場,複合年增率(CAGR)應可多達15%,以下是IC市場規模分析。
全球排名前十的封測企業中,台灣企業占六席,其餘3家來自中國大陸,另1家來自美國。IC行業分析建議:大陸廠商處於擴張階段,看好全球產能轉移趨勢下大陸封測廠商的成長。全球前十廠商中,有三家大陸廠商,預計2020年他們將迎著國產化浪潮不斷成長成為全球巨頭。
IC市場規模指出,我國IC產業高速發展,2010年國內IC行業銷售額為1342億元人民幣,2019年實現銷售額5427億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1%,遠高於全球行業整體增速,預計到2020年行業增速仍將保持在20%以上。
截止2019年,我國IC行業銷售額為5427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2519.3億元,所占比重為38%;製造業銷售額為1818.2億元,所占比重從2012年的23%增加到2018年的28%;封裝測試業銷售額2193.9億元,所占比重從42%降低到2019年的34%。《中國晶片設計行業分析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行業結構趨於優化,但中游晶片製造依舊是我國晶片產業中最為薄弱的領域。
模擬IC中電源管理晶片為主要占比。基本上電子系統均需供電,因此電源管理晶片占模擬IC整體比例較高,2019年約占53%(標準powerIC和模擬ASSP用途的powerIC),市場規模約為281.4億美元。
信號鏈路晶片可細分為非powerIC的模擬ASSP、放大器、比較器、數據轉換晶片等,2019年占比47%。IC市場規模指出,國內布局廠商較少,以華為海思、聖邦股份為主。
目前,我國IC設計企業達到1380家。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當年全球前五十大Fabless企業中占據了10個席位,已逐步進入全球市場的主流競爭格局中。預計到2020年末我國IC設計企業數量超1500家。
2020年,我國IC行業將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國作為全球晶片產業最大的市場,在新興產業的驅動下,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也會保持增長,預計到了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將突破1.5萬億元,以上便是IC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I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I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