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終端設備越來越輕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速下,全球IC市場正以爆炸性的態勢迅猛發展,2019年行業實現銷售額5427億美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1%,以下是IC市場分析。
IC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是現代工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在智慧型手機、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傳統領域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信息安全等新興領域也成為推動全球IC 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IC行業分析數據,2017-2019年度,全球IC銷售額分別為2517.76 億美元、2773.02億美元和2744.84 億美元。
IC市場分析指出,IC進入我國的平均進口價格一般穩定在每單位0.7美元左右,主要是由成熟的生產技術所致。自2017年至2019年,進口價格大體上呈下降趨勢,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5%。該輕微下降主要是由部分製造商以價格策略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所致。
截止2019年,我國消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晶片。晶片消費結構上,本土電子品牌廠商及外資廠商各占一半。2019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175.7億個,同比增長10.8%,對應集成電路的進口額3120.58億美金,同比增長19.8%。出口方面,2019年全年出口集成電路的金額為846.36億美金。集成電路淨進口額為2274億美金。
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中電科電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瀋陽拓荊科技有限公司。
8英寸和12英寸的先進矽片和製造設備基本依靠進口,8英寸以下的生產線也有大量進口翻新的二手設備。2019年我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64億元,同比增長31%,複合增長率為37%。
IC市場分析指出,晶片主要有模擬晶片、數字晶片、存儲器晶片、分立器件、傳感器、光電子器件等六大類別,其中存儲器晶片產值占比34%,數字晶片占比37%,模擬晶片占比12%。高通憑藉整合基帶功能的AP晶片成長為全球第一大IC設計公司。人工智慧賽道行業空間廣闊,有望誕生下一個晶片設計巨頭。
目前,我國已成為帶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多年來市場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長,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所占比重快速提升。根據《2019-2024年中國IC封裝測試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和美洲(主要是美國)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前兩大消費市場,其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32%、22%,其次是歐洲和日本,以上便是IC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I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I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