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行業受基建投資發力影響,建築施工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延續。當下,按企業性質看,在當前投資者風險偏好因素影響下,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較民營企業融資能力相對較強,民營企業負債水平整體波動較大。以下對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投資分析。
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從全國建築業企業房屋竣工面積構成情況看,住宅竣工面積占最大比重。數據顯示,2021年住宅竣工面積占比為66.26%;其次為廠房及建築物竣工面積,占比為13.81%。
建築施工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有所增長,但民營企業收入仍呈下降趨勢,受壞帳計提規模擴大影響建築施工企業利潤總額同比降幅明顯;受益於行業融資環境邊際寬鬆,建築施工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有所提升,但民營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仍弱。現從三大風險來了解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投資分析。
業主是工程的投資者,是施工企業最重要的合作者,業主方的情況對施工企業的工程實施和效益有著決定性影響。有的業主在工程中濫用權力,拖欠工程款;有的業主幹擾工程施工秩序﹐又不給以補償﹔也可能出現無力支付工程款使施工企業陷入經濟上的惡性循環﹐承受巨大的經濟風險等等現象。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自始至終離不開施工單位與業主的緊密合作﹐有的企業實力較弱﹐相應的工程項目的風險也就越大﹔有的業主雖有一定的實力但是信譽較差﹐與這樣的業主合作風險控制就更加重要;有的業主利用虛假工程信息作假髮包﹐招搖撞騙﹐騙取保證金。
投標報價風險主要有:價格風險、工程量風險、合同條款風險。主要表現在∶施工過程中由於物價和人工費漲價所帶來的風險以及報價計算錯誤、投標漏項﹔施工企業對工程量清單未作覆核或計算有誤﹔投標報價過低、墊資額太大﹔選擇的聯營合作人經濟實力不強,不講誠信﹐使項目實施和投資回收造成很大困難,並引發訴訟糾紛案件﹔部分業主收取項目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後,由於項目資金不到位﹐致使工程實施被迫中止;實際執行時沒有對合同的嚴密性、規範性加以研究﹐風險範圍約定不清;建築巿場競爭的激烈﹐施工企業在承攬任務、參與工程項目的投標時為了獲得競標機會﹐往往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中標工程;從而縮小了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如果在施工項目過程中管理不當﹐就可能虧本經營﹐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從而使企業信譽受損﹐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一是合同不平等條款的風險,由於發包人利用自身談判優勢﹐在合同內容上附加一些不平等條款,迫使承包人無條件接受﹐否則就不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承包人迫於無奈接受發包人不平等條款﹔二是合同約定不明的風險;三是主體資格和內容不合法的風險﹔四是發包人擅自改變中標價格的風險,合同簽訂過程中部分發包人要求承包人在中標價格的基礎上優惠讓利,以低於中標價格簽訂施工合同;五是合同評審把關不嚴,造成合同簽約和履約風險。現實中還存在因掛靠經營、陰陽合同、墊資合同的風險。
1 )掛靠施工風險∶掛靠是指無資質或低資質單位或個人﹐借用符合資質的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任務並向該企業交納相應「管理費"的行為。實踐中表現為合作、勞務分包、變相轉包等形式。掛靠行為雖被《建築法》第二十六條明文規定禁止,但在目前來說中要杜絕此類現象很難。
2)陰陽合同風險︰是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簽訂兩份或兩份以上實質性內容不同的合同﹐通常將經過招投標並經備案的正式合同稱為「陽合同」,實際履行的補充協議稱為「陰合同」
3 )墊資合同風險∶產生的風險具體有為墊資而融資的風險﹔賒欠材料、設備款風險﹔發包人故意拖欠工程價款帶來的風險﹔建設單位因經營不善而引起的風險﹔勞務糾紛風險﹔巿場變化風險﹔建設單位轉讓建設工程項目,承包人墊資過多無力繼續施工所帶來的風險﹔因墊資施工企業資金困難採用違規行為所帶來的風險﹔因墊資引起的其他風險。
建築施工企業面臨巨大發展壓力,建築施工企業模式不斷創新。時下,我國建築施工行業積極應對國內外市場風險挑戰,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實現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基建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投資增速或將保持較高水平;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下降,對建築施工行業產生拖累作用。
以上就是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投資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