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焦化市場價格仍有支撐,我國焦化企業開工回升。當下,焦化企業煉焦積極性快速提升,廠內焦炭庫存普遍偏低,行業盈利中樞上移,開工積極性較高。焦化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產業鏈供應鏈總體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日前焦炭開啟第四輪提漲。經過前三輪提漲,目前焦炭現貨價格整體上漲300元-330元/噸。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政策面利好連續釋放,疊加階段性冬儲補庫需求,焦炭價格短期仍是易漲難跌。同時,受宏觀利好政策影響,市場對2023年焦化行業預期增強,焦炭仍有較強提漲預期。
據2022-2027年中國焦化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監測數據顯示,截止9月29日,統計_100家獨立焦企開工率數據,平均產能利用率86.09%,按產能(產能1t;100利用率77.50%,,產能100-200利用率83.84%,產能》200利用率88.4%)﹔按地區(東北76.28%,華北89.80%,華東89.63%,華中89.41%,西北82.13%,西南56.93%)。
在2022年震盪調整行情中,多家焦炭企業盈利減弱。以陝西黑貓為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9.49億元,同比增長22.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億元,同比下降82.07%。焦企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主要產品焦炭的價格同比漲幅低於原材料精煤的價格漲幅所致。
山西焦化也在三季度報告中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受春節、能耗控制、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煤焦鋼市場呈現結構性偏緊的格局,但產業鏈利潤差異較大,鋼廠、焦企利潤均處於近年來低位。
在主營產品盈利欠佳背景下,多家焦化企業加速產業升級步伐。山西焦化10月24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山焦集團整合山西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焦炭產能,推動實施144萬噸/年焦化升級改造項目,並由山西焦化作為實施主體。業內人士表示,在近期焦炭行情提漲的背景下,焦化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提振。
國內疫情呈現多地多點多源散發、局部聚集態勢,各地疫情防控刻不容緩,封控、管控措施不斷升級。在此局面下,焦化行業也受到了一系列的影響。
2022年以來,焦炭上游的焦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下游鋼材端需求不振,焦化企業持續承壓。在半年報中,雲煤能源也介紹了其200 萬噸/年焦化環保搬遷轉型升級項目的進展。雲煤能源該項目計劃投資35.62億元,項目選址安寧工業園區,與昆鋼草鋪新區鋼鐵項目相鄰,冶金焦炭就地供給昆鋼草鋪新區,可以避免異地運輸焦炭造成的破碎損失,提高經濟效益,規劃高熱值焦爐煤氣發電或參與鋼廠的能源平衡,提升煤氣利用價值,降低鋼廠對外部電力的依賴。鋼廠配套焦化產能目前還少於獨立焦化產能,但中長期二者地位將顛倒,這將是未來焦化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於8月3日發布了《焦化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方案》提出,焦化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路徑將分三步走,第一步在2025年實現碳達峰,第二步在2035年力爭減碳30%,第三步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焦化行業碳減排路徑,《方案》提出,隨著廢鋼消費增加、氫冶金技術廣泛應用,焦炭需求會減少,焦炭產量將下降。焦化生產方面,碳減排路徑包括極限節能及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再生資源的協同處置。在焦化產品方面,從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發支撐低碳冶金的新焦化產品,實現碳減排。此外,《方案》還提出了積極推進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CCU)的產業化、規模化,鋼化聯產固炭技術的推廣應用。
焦化行業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與行業發展聯動觀察,推進低碳發展可促進行業落後產能淘汰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雙碳背景下,未來焦化行業發展將側重提高焦化行業環保門檻,實現焦化行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需要,同時面對焦化產能過剩的壓力,焦化行業或持續保持減量生產進而減少碳排放。
焦化產品需求持續提升,焦化供應緊張局面難有明顯緩解。國內焦化產能過剩,焦化企業議價權偏低,且上游焦煤供應短期內預計不會出現明顯的增量釋放,2022年下半年焦化行業面臨的利潤壓力仍將存在。
以上就是焦化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焦化生產滿足國內需求,焦化出口供應偏緊格局恐仍將持續,當下,煤焦化行業還有一種鑄造焦長期被國外壟斷,我國主要依靠進口。隨著焦化行業轉型升級工作的持續深入,焦炭落後產能淘汰進入關鍵期,各地均在大力推進。以下對2022年焦化行業政策分析。
據2022-2027年中國焦化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17-2022年期間,我國焦化行業共發生了47起融資事件,投融資活躍度逐年下降。2022年,截至10月27日,焦化行業僅發生1起融資事件,且相關融資金額暫未披露。
我國焦化行業綠色化發展如火如荼。2021年中國煉焦行業結合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我國將進一步推進焦化行業本身的綠色發展,減少焦化行業的廢物排放。現從五大政策來分析2022年焦化行業政策。
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准進京津翼及周邊地區、晉陝蒙煤炭主產區運俞綠色低碳轉型。在煤炭礦區、物流園區和鋼跌、火電、煤化工、建材等領域培育一批綠色運輸品牌企業,打造一批綠色運輸樞紐。
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電解鋁、氧化鋁、煤化工產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規模,嚴控新增煉油產能。
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結構性過剩矛盾。嚴格項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嚴控新增煉油和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鼓勵以電力、天然氣等替代煤炭。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出台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
焦化原材料用於鋼鐵冶煉,我國焦化行業生產位於煤焦鋼產業鏈頂端。國內焦化新增產能有限,進口或將明顯下滑,供給端收緊預期強。整體而言,國內焦化產業產出增量有限。
以上就是2022年焦化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