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根本,自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以來,社會各界對教育信息化都非常關注,並給予極高的熱情。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下面來看下2015年我國教育信息化行業政策分析。
2011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指導思想,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有革命性的影響。為了大力推進國家教育信息化行業的發展,推動教育的改革,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國務院和教育部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和指導性意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幾項重點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等。
上述產業政策的頒布和執行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規模,大力推進學校信息教育信息化進程,充分調動企業進入教育信息化行業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該行業快速的發展。國家的政策支持為教育信息化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好的政策環境。
目前,據教育部公布的進展情況看,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戰略地位得以確立、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建設大幅改善、優質資源匱乏局面明顯好轉、國家教育資源雲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進、系統部署推出若干重大政策措施這六大突破, 教育信息化的成效逐步顯現。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賀詞中指出的那樣,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
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位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更多最新教育信息化行業政策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們將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決定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
意見強調,加快推進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強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優先向民族地區學校開放。制訂民族地區教育資源建設方案,開發、引進、編譯雙語教學、教師培訓和民族文化等數字資源,並推廣應用。在大規模在線學習平台上,開發面向民族地區的教育課程。鼓勵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校際聯網交流。以中小學和職業院校教師為重點,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向民族地區傾斜。
更多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教育信息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