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為企業提供高端人才服務,幫助企業節省人力物力精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招聘成本。與歐美國家獵頭行業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相比,我國獵頭業這僅十年的成長畢竟還比較稚嫰。以下是獵頭髮展前景分析。
獵頭,意為物色人才的人,是幫助優秀的企業找到需要的人才,這個詞另外的說法叫做高級人才尋訪。「頭」指智慧、才能集中之所在,「獵頭」也可指獵奪人才,即發現、追蹤、評價、甄選和提供高級人才的行為。在國外,這是一種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香港和台灣地區把它翻譯為 「獵頭」 ,大陸也稱之為獵頭,意思即指 「網羅高級人才或挖掘高端人才」 。
從以下四點來看獵頭髮展前景:
一、行業仍未規範
獵頭行業本身魚龍混雜,有一些小的或者無證獵頭機構為用人企業獵才時隨意性大,不深入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麼人才,便急忙去推薦人才,對人才的評估手段存在不專業的情況,在費用的收取方面競相壓價等等。
二、市場仍未成熟
現在使用獵頭獵取人才的大多仍是外資或合資企業,也有民營企業,國企使用獵頭約只占百分之一。雖然國內企業對中高層人才極其渴求,也希望通過獵頭公司為其獵取人才,但大多數仍對獵頭公司表示懷疑,不願安規範簽訂合同,不願支付預付金,使操作規範的獵頭公司難以為其開展業務。
三、獵頭行業本身也存在專業人才的短缺
據了解,在獵頭行業成熟的國家,一般獵頭顧問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人才的獵取,年齡多在40多歲,擁有良好教育背景(如有MBA、碩士甚至博士學位),原先都在別的行業中已擔任過相當高的職位,對這一行業有深刻認識,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社會閱歷進入獵頭界後便能以該行業的行家和人力資源專家雙重優勢提供服務。而國內獵頭行業因起步晚,一般獵頭顧問在其他行業也只有三五年的從業經驗,獵頭自身素質尚且不足,對用人企業所在行業了解不深,與用人企業高層的溝通存在困難,這都影響了獵頭行業的發展。
四、獵頭行業還沒有走向成熟
有大量的潛在客戶等待著發掘,就比如我國的一些大型獵頭公司來說,其服務的客戶大多都是一些比較先進的外企或者思想前衛的私企,國企則較少見到,雖說國企對於一些專業性的人才非常的渴求,但是歷史積累下來的保守型讓其不願意嘗試,也不願意去相信獵頭公司,就如之前的保險一樣。所以其行業發展不夠成熟,還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國內人力資源市場是極其廣闊的,不要讓國內企業的錢全都進了國外獵頭的口袋。只要國內獵頭能夠正視自身的不足,並加以改進,國內獵頭行業的市場絕對是一片藍天。以上是獵頭髮展前景分析。
更多獵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獵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