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冷庫主要功能是保持固定的低溫或恆溫環境,以延長產品的保質期,並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冷庫近年來企業數量眾多,大型冷庫企業集中在沿海地區為主。以下是2024年冷庫市場前景分析。
中國冷庫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2024-2029年中國冷庫冷鏈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相關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冷庫容量已達到1.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3%。2023年底,我國冷庫總量約2.2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6%。同時,隨著電商物流、生鮮電商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冷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未來幾年,中國冷庫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目前,中國冷庫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但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型冷庫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和一些大城市,中小型冷庫企業則分布在全國各地。冷庫市場前景分析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重點企業冷庫總庫容約5686萬噸,分布在30個省市地區,山東、廣東、上海、河南、江蘇等5個省市庫容位列前五,合計占比高達42%。其中,廣東省冷庫庫容近645萬噸,占全國比重高達11%,位居第一。
隨著全球食品安全和藥品安全標準的提高,冷鏈物流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冷庫作為冷鏈物流的重要環節,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政策的支持也為冷庫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政府出台鼓勵政策,促進冷鏈行業長期、良性發展,為冷庫市場的增長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食品行業增長:冷庫市場前景分析顯示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中產階級的擴大,對新鮮食品、冷凍食品和冷藏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冷庫作為保鮮冷藏的重要基礎設施,將會受益於食品行業的增長。
電子商務的興起: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冷鏈物流需求迅速增加。冷庫在支持冷鏈物流上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滿足消費者對生鮮食品的需求。
醫藥行業增長: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及醫療技術的進步,醫藥行業對冷鏈物流和冷藏設施的需求也在增加,冷庫市場在醫藥領域有望獲得更多的機遇。
技術創新:隨著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化、自動化的冷庫設備和管理系統將逐漸普及,提高冷庫的運營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環保趨勢:對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將推動冷庫行業朝著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方向發展,促進冷庫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換代。
綜上所述,冷庫市場有望在食品行業、電子商務、醫藥行業等多個領域獲得增長機遇,同時技術創新和環保趨勢也將推動冷庫行業向更智能、高效、環保的方向發展。因此,冷庫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冷庫通常分為冷藏庫、冷凍庫和恆溫庫等,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海鮮水果等需求日益旺盛,推動著冷庫市場數量和規模的增長。以下是2024年冷庫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冷庫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40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00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7.5%。《2024-2029年中國冷庫冷鏈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我國冷庫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冷庫行業主要分為工業冷庫、農業冷庫和商業冷庫三大類。其中,工業冷庫用於製藥、醫療、化妝品等行業;農業冷庫主要用於保鮮、儲存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商業冷庫則是用於超市、食品加工廠、餐廳等場所的儲藏和冷鏈配送服務。
國內冷庫市場容量增長趨勢得益於政策的引導和企業布局的完善。我國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地區主要有廣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其中,廣東省擁有全國最大的冷鏈物流園區。華東地區冷庫容量最大,占全國總量的39.92%,其次是華中地區,占比達13.64%。
冷庫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相關資料顯示,冷庫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288家)、山東(286家)、浙江(147家)、廣東(131家)、河南(120家)、安徽(112家)等省份。這些省份的冷庫企業數量較多,反映出冷庫產業在這些地區較為集中。冷庫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多分布在江蘇、上海、山東、浙江等沿海省市,以及廣東、北京等經濟發達省市。這些地區的企業在冷庫技術、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食品安全和保鮮要求越來越高。冷庫作為食品儲存和保鮮的重要設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需求增加。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全球貿易的增加,冷鏈物流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領域。冷庫作為冷鏈物流的重要環節之一,扮演著儲存、分揀、配送等關鍵角色,因此受到了快速發展的推動。
GB 50493-2009《冷庫設計規範》:冷庫行業發展現狀分析顯示這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關於冷庫設計的規範,其中包括了冷庫的結構設計、保溫隔熱設計、製冷系統設計等方面的要求。
GB/T 17420-2013《冷庫通用技術條件》:這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關於冷庫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包括了冷庫的分類、術語定義、技術要求等內容。
GB 50516-2010《冷庫施工規範》:這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關於冷庫施工的規範,包括了冷庫建築結構、保溫隔熱材料、設備安裝等施工方面的要求。
HACCP體系認證: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是一種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適用於食品加工、儲存等環節,也包括冷庫行業。通過HACCP體系認證,可以確保冷庫操作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ASHRAE標準:美國暖通空調與製冷工程師學會(ASHRAE)發布了一系列與製冷空調相關的標準,包括關於冷庫設計、設備選型、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標準,可以作為冷庫行業的參考。
總體而言,冷庫行業在全球範圍內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未來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冷鏈物流的普及、技術創新的不斷推進等因素的影響,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近年來,中國冷庫已經由早年的單一儲存、單一庫溫轉向了為各行業提供多品種、多庫溫、符合各種儲存物的貯存,這樣不但節約了時間和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也大大提高了物流、倉儲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滿足食品等行業的需求,中國冷庫建設近年來發展迅速。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0-2016年中國冷庫保有量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受益於國家對食品安全管理要求趨嚴,中國冷庫保有量近年來增長迅速。2010年,中國冷庫保有量為1277萬噸;2015年中國冷庫保有量為3710萬噸。
圖表 :2010-2015年中國冷庫保有量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冷鏈物流聯盟 宇博智業項目組調研整理
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預測,2016年全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將達到2200億元,同比增長22.3%。2016年全國冷庫預計新增305萬噸,總量達到4015萬噸(折合1003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8.2%。冷庫市場結構趨於合理,冷庫扎堆建設情況有所改善。產地冷庫建設增多,冷藏庫、保鮮庫、氣調庫體量也有所增加。2016年全國冷藏車保有量預計新增2.2萬台,將達到11.5萬台,比2015年同比增長23.6%。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冷庫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指出,隨著監管力度不斷提升,以及冷鏈物流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打開,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智能化、一體化服務等領域。能夠實現冷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全程監控的企業,將在未來冷鏈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