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留學行業分析報告 >> 出國留學發展趨勢

出國留學發展趨勢

2018-05-24 13:53:5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不過今年出國留學又有新趨勢,想要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啦,知曉留學環境新變化,方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留學之路上發展得更好。以下是筆者對出國留學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

  通過對出國留學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中國目前有13億人口,根據教育部官方網站,截至2011年4月27日,中國高等院校有3059所;對比之下,愛爾蘭420萬左右人口卻有50所以上可以頒發本科以上學位的高等院校,平均每十萬人就有一所大學,遠遠超過英國和澳大利亞每50萬人一所,加拿大40萬人一所,同美國相當。而中國13億人口卻只有3000所左右的包括所有學歷層次的高等院校,中國教育太稀缺,在未來十年,不會有改善;而在愛爾蘭,就有7個大學,14個理工學院,5所獨立院校,20個私立院校。另外,雖然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不斷地在增長,但是出國人數還是小的比例。2010年,中國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為957萬人,而2010年的留學人數是28.5萬人,中國高考總人數對出國留學人數還是低於100∶3,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少的。

  發展趨勢預測

  留學市場穩速增長,學成歸來就業、創業日趨普遍

  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和留學歸國人數均穩中有升,留學生回國就業、創業的現象日趨普遍有著來自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主流留學國家及地區簽證政策的不斷收緊,增加了留學生畢業後在海外工作的難度。其次,留學生「海歸潮」的湧現跟中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以及友好的創業環境緊密相連。

  據統計,2016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其中:國家公派3萬人,單位公派1.63萬人,自費留學49.82萬人。2016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其中:國家公派2.25萬人,單位公派2萬人,自費留學39萬人。

  2016年度與2015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和留學回國人數均穩中有升。出國留學人數增加2.08萬人,增長了3.97%;留學回國人數增加2.34萬人,增長了5.72%。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些年來我國留學生歸國人數在逐年遞增,已經將近了270萬人,光去年一年就有將近44萬留學生歸國,與2012年數據對比漲幅超過50%。有報告估算,2017年我國留學生歸國人數仍會增加,據專家估計將在60萬人左右,回國奉獻人數將大於出國留學人數。

  隨著年度回國人數與出國人數的增長,兩者之間的差距呈逐漸縮小趨勢。年度出國/回國人數比例從2015年的1.28:1下降至2016年的1.26:1。

  美英加澳等英語系國家仍受中國學生青睞

  根據中國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留學人員增速放緩,留學生數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中國仍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家最主要的留學生源國。這些國家憑藉在教育上的投入以及教育資源的豐富性,依然是中國學生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地。

  留學群體逐漸從興趣愛好和深造方向選擇專業

  留學生專業選擇方面依然以商科、理科和文科為主,這些專業的人才在就業市場需求量大、就業面廣、受歡迎程度高。儘管近兩年來留學群體對於商科的選擇漸趨理性,但以FAME(金融、會計、管理、經濟學)四大專業為代表的商科,仍然穩居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學科榜首。但是工科、社會學科和藝術類學科近幾年開始增多,學生不再單純從就業角度選擇專業,開始轉向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深造方向等。

  通過對出國留學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從唐朝時的「留學」到中國近代的「留洋」,再到現代的「留學熱」,留學,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大產物,正活躍於國際舞台上,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以上便是筆者對出國留學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留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留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留學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