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留學中介品牌影響力至關重要,我國大批留學機構快速上漲。當前在私費留學開始時新的背景下,大把留學中介企業應運而生。競爭激烈的賽道、高度集中的市場、不理想的地區行業前景,讓發展艱難的新入局者把目光投到了大陸留學中介市場。
21世紀以來,我國大力推行人才國際化戰略,秉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多方面支持留學行業發展。近年來,政策利好持續發酵,引導留學服務市場快速發展。而低齡化趨勢顯著,二三線城市有待開發,未來的留學中介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仍將面臨一些問題。
目前留學市場日趨低齡化,學生的年齡越小,需要關注和擔心的點就越多:教育體制、教學質量、生活質量、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職業規劃等都成為留學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過往留學行業中是不曾出現的。學生和家長也意識到,在低年級出國留學,學生將面臨生活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戰。學生和家長越來越傾向於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在「國際留學」和「國內留學」之間做出理性選擇。
中國留學諮詢服務市場實際覆蓋率不足5%,仍有巨大潛力。2022-2027年中國留學中介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按照簽署的合約數量計算,留學諮詢服務行業的前五名中介機構排名順序為啟德教育、金吉利、前途出國、新通及澳際教育,其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2.9%、11.1%、8.6%、6.8%和5.8%。啟德教育和金吉利在留學諮詢服務市場具備相對顯著的優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留學中介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留學中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留學中介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留學中介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新東方前途出國、啟德教育、金吉列留學等均有中介方面的業務,且在大陸地區深耕多年,有一定的知名度。而「雙減」之後,一些K12機構轉型時也把目光投向海外教育顧問方向,例如,大山教育日前宣布開展海外教育顧問服務,去年底已經在鄭州市開設了一間中心,為有意海外升學的學生提供顧問服務。前虎後狼,入局者增多,賽道競爭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從留學服務市場整體上看,疫情影響下,中國留學服務行業深受打擊。2020下半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接近於0,市場規模遭遇腰斬。留學中介市場也未能倖免,2020年市場規模約45億元,同比下降30%左右。雖然當下有所恢復,但疫情的負面影響還未消失,再加上奧密克戎爆發、海外國家不同的防疫政策,都影響著海外學校的錄取以及學生的留學意向。
海外教育需求的增長仍取決於能否控制COVID-19及Omicron變種病毒的蔓延。行業整體的不確定性,為留學中介新入局者進軍大陸市場帶來更多風險。儘管目前留學遭遇寒流,但隨著疫苗的研發和接種,行業有望逐步復甦。中國留學服務行業在2021-2023年處於一個緩和發展期,但2024年開始高速增長,隨後以13%左右的增速上升,預計2026年中國留學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元。
96%的受訪中國留學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會中斷其留學計劃。疫情未明顯影響出國留學實際需求,留學目的地國呈現更加多元化發展態勢。這或許是新入局者的機會,在到英、美、澳留學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將業務拓展至新興留學熱門國家或小眾國家,恰好是他們要找的「商機」。
留學中介市場定位逐步清晰,留學中介服務相對更加節省時間。時下,留學熱持續升溫,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計劃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未來,全產業鏈的留學中介機構將成為發展趨勢,讓學生實現從「成功留學」到「留學成功」。
以上就是留學中介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留學中介市場營銷結構不完善,留學中介品牌效應降低。從我國留學中介項目建設情況來看,我國已經形成東部沿海機具、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空間格局。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中西部地區留學中介建設或將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以下對2022年留學中介產業布局分析。
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其雄厚的工業園區作為基礎,成為全國留學中介建設的三大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藉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留學中介建設;廣大西部地區依據各自建設特色,也正加緊留學中介建設。2022-2027年中國留學中介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中國有74%的受訪計劃留學人群希望通過留學諮詢服務機構來申請海外院校,DIY申請占15%,其他方式僅占11%。
目前各地都在推留學中介項目建設,類型也比較多。一般當地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會在原有基礎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沒有基礎比較好的項目基礎,當地就會打造出新的留學中介項目。隨著各地留學中介建設,中國留學中介行業建設已經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設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2022年留學中介產業布局。
過去,國內傳統留學中介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大多只局限在留學申請方面,未來,留學服務機構將會慢慢淡化中介的性質,更多地參與到學生申請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中介化,轉做完整教育鏈的供應商,提升用戶體驗,這才是傳統留學機構的轉型發展之路。教育機構與中介機構相比,不僅提供信息、技巧和服務,更重要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價值,幫助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從業者表示,留學機構服務肯定要升級換代,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簡單性的工作模式,而應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未來,留學行業趨向於產品、服務的精細化、延伸化、市場化,比如一些簡單的申請表填寫、個人數據收集等「累活」交給電腦完成,而高素質的留學顧問,則可以做更多非機械化的個性規劃服務工作。業內人士認為,留學行業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傳統留學中介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如提供語言培訓服務、提供學生境外落地服務、為留學生歸國就業創業提供服務。尤其隨著留學人群低齡化,境外落地服務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留學中介機構還擴張了海外市場版圖,設立海外分公司,提供海外升學、轉學、留學管家等境外服務。
留學中介行業本質是提供服務型產品,而不是製造型產品,相對來講非常個性化。一個留學機構或者留學顧問,他最高的價值就是為學生找到最適合其 的留學規劃,而不是申請到一個Offer或者簽證。要適應學生需求的變化,留學機構提供的服務也要更為個性化及多元化,甚至推出個性化定製產品。比如啟德 推出的美國Prestige Only高端申請產品,計劃用3年的時間,通過學術規劃和能力提升課程以及最終的申請衝刺,把學生引導培養成符合美國學術標準、背景要求,並具有美式思維、具備在美深造能力的高尖人才。
中國留學中介服務受疫情衝擊較大,留學中介布局面臨較大挑戰。當下,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留學中介機構比比皆是,組織管理也更傾向於採用績效管理方式來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實現組織的年度發展目標,以提高組織工作的效率達到盈利的目的。
以上就是2022年留學中介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出國留學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大熱潮,2019年我國留學中介市場規模達到80億元,獲得資質運營的機構有428家,70%以上的機構每年辦理學生達千人以上,以下是留學中介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留學中介機構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留學中介行業分析指出,全國獲得資質的機構集中在北京(78)、上海(16)廣州(27)、黑龍江(25)、江蘇(28)、浙江(22)、遼寧(28)、吉林(16)等地。西部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機構較少,包括青海(1)、貴州(1)、新疆(2)、寧夏(2)、甘肅(3)、江西(4)、廣西(4)、海南(5)、雲南(5)、安徽(5)等地。
根據留學中介行業數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我國通過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辦理出國留學的比例大致為:2017年64.55%(16.16萬),2018年50.76%(21.01萬),2019年61.24%(26.48萬),三年平均58.85%。實際的比例數據還應高於上述比例。
領先的留學中介機構包括啟德教育、金吉利、新東方前途出國、新通以及澳際。其中金吉利2019年營收約為11.1億元,占據留學中介行業市占率第一位,約為11.1%;其次是新東方前途出國,營收約為8.6億元,市占率8.6%。
五大留學中介機構之一啟德教育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濟南、青島、上海、南京、武漢、長沙、廈門、大連、瀋陽、鄭州、重慶、西安、寧波、杭州、成都、天津、福州、石家莊、南昌、昆明、長春、珠海等25 個國內一二線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並在香港、佛山、東莞、汕頭、煙臺、宜昌和中山設有辦事處,並在澳大利亞雪梨、阿德萊德、墨爾本、布里斯班、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和英國曼徹斯特設有海外辦事處。
華北(主要是北京)、華東是我國兩大留學中介服務市場,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由於出國人數的增加,留學中介市場出現了逐漸向下沉市場轉移的趨勢,內地的大城市如武漢、長沙、重慶、成都將會成為留學中介行業的主要新增市場。國家已經取消了留學中介的資質審批,將這個行業的行政進入壁壘取消,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愈發激烈。
經過留學中介行業數據統計已註冊的中介數量就超過600家,國內主要的留學機構包括金吉列、新東方前途出國、新通、啟德教育以及澳際等。整個留學服務市場的產品同質化高,單價消費較高,同時市場集中度受到顧客多元化需求的影響而難以提升,整個留學中介市場格局極度分散。
雖然,整個留學中介行業的經營現金流呈負增長,但是整個行業經營現金流入為正增長,且籌資現金流淨額為正值,投資現金流呈上升趨勢可以看出,整個行業經營發展能力暫時還不錯,如果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增長,則不利於行業的發展,企業應對措施有:增加銷售渠道,收回應收帳款,同時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能力。
展望未來,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大家視教育為產業的觀念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出國門進行深造。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隨著多樣化留學機構的出現,留學機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亦是其遭到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因為消息不對稱引起的不法辦理留學簽證、偽造資料以及發布虛假信息等,以上便是留學中介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