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棉紡行業正式邁進智能化、數位化的轉型當中,2019年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9%至314.2億元,均價回落至16458 元/噸,以下是棉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棉紡織產品結構仍不合理。以衣著用、裝飾用和產業用三大消費用途比例來分析,我國紡織產業三者之間的比例約為63:20:17,西歐是46:35:19,美國是41:37:22,日本式29:29:42。棉紡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高附加值的產業棉紡織品的發展嚴重滯後於已開發國家,其市場還遠沒有得到開發。
棉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我國棉紡織行業加大改革調整的力度,克服重重困難,實現平穩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及時調整棉花政策,優先保障棉紡企業用棉,維護行業整體利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棉紡企業積極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推進可持續發展,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打造綠色環保競爭新優勢。
2019年,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中國棉紡織行業企業積極面對困難,堅定信心,在調整產品結構、走出去、信息化、綠色發展等方面進步明顯。棉紡行業2019年實現營收217.2億元,同比下降0.9%,實現淨利潤13.9億元, 同比下降9.6%。
進入2020年,國內外棉花供需差額持續存在,棉花產量預計下滑,拋儲導致國儲棉庫存逼近安全線,補庫存預期加強,同時下游需求持續增長旺盛。供給趨緊狀況依然決定棉價中長期看漲基礎,疊加 5月以來新疆不利天氣因素催化,導致5月下旬以來期貨市場反應巨大,引發對上游市場的關注,雖然因短期供給尚充足同時天氣影響相對有限,目前期貨市場有所降溫,但亦是開啟下半年上游產業鏈投資機會的重要催化。
5月上旬新疆部分地區出現大風與低溫天氣,部分棉田受損,棉苗葉片受到輕微凍傷,需要通過補種、開土等措施保苗。棉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5月14-18日由鄭商所支持的團隊對新疆棉花進行實地調研,期間繼續發生大風、沙塵、大雨、冰雹等極端天氣,如15日新疆第六師50團遭遇特大冰雹,4.1萬畝棉田受災、 16日巴州尉犁縣局部遭遇大風,預計超過30%的農戶需要進行補種,部分地區已是第三次補種,導致種棉成本大幅度增加。
苗期階段5月天氣對棉花長勢整體影響有限,後續補種已經展開,但極端天氣無疑對棉花產量、單產帶來不確定因素,市場產生明顯擔憂情緒。在供給趨緊的基本面預期下,植棉成本提升為提價提供基礎,同時鄭棉1805合約交割釋放空頭壓力,帶來部分資金關注度,多方催化下,16日期棉看漲情緒集中爆發,當日下午開盤後CF1809、CF1901、CF1903合約全部漲停,此後持續數天強勢上漲,21-25日一周延續高位震盪,29日再次迎來新一波多合約漲停,隨即在新的高位重複震盪行情。
棉紡行業作為我國一個傳統的加工行業,在經濟危機過後經濟緩慢復甦的狀況下,仍呈現了快速發展的局面,雖然行業利潤可能會表現平平,但在自身的發展的步伐上依然呈現新、快這樣的特點,在衣食住行四大生存領域中占據重要一席,其發展仍生機勃勃,以上便是棉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棉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棉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