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我國政府採取的各種惠農政策下,我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綜合機械化率為69%,以下是農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根據農機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農機總動力為10.04億千瓦,原值近萬億元,總量近2億台套,拖拉機保有量2240萬台,聯合收割機206萬台。初步估計2020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保持在10億千瓦左右。
全國已有37個省份地區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公示工作。從公示情況來看,全國已用中央補貼資金達107.52億元。農機行業發展前景指出,在中央農機補貼的利好影響下我國農機企業有效增加,至2019年年末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為1892家,實現業務收入總額2464.67億元。
夏糧產量14160萬噸,增產2.0%;早稻產量2627萬噸,減產8.1%;秋糧產量49597萬噸,增產1.1%。另外,全年穀物產量61368萬噸,比上年增產0.6%。其中,稻穀產量20961萬噸,減產1.2%;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產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產1.4%。
糧食種植面積1160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97萬公頃。小麥、稻穀、玉米、棉花、油料及糖料等糧食種植面積均有明顯下降。小麥種植面積2373萬公頃,減少54萬公頃;稻穀種植面積2969萬公頃,減少50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4128萬公頃,減少85萬公頃。
目前,我國農機市場規模在一千億左右,但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快速擴張,這樣意味著企業發展的重點是盤活市場存量。農機行業發展前景提示,農機行業要經歷快速發展、野蠻生長階段,然後開始科學理性發展。未來農機行業的發展,短期低迷,中期高度震盪,長期向好。
向全程化、全面化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將由解決關鍵環節機械化為主向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快速推進轉變,從產中機械化向產前、產後機械化全程延伸。農業機械化發展從糧食作物到經濟作物,從種植業到養殖業,農、林、牧、漁業機械化全面發展,從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全面推進,從陸地向水域全面發展,農業機械化與產業化協同推進。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各區域將進一步明確適合當地特點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路線和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模式,地區間農機化發展水平差距逐漸縮小。《2019-2024年中國農機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指出,糧食主產區以及平原地區,土地流轉的速度加快,大馬力、先進適用的農業裝備應用更加廣泛,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穩步上升,以上便是農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