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的支持、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以及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數量比同期減少了340多家,拖拉機保有量2240萬台,聯合收割機206萬台,以下是農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農業生產得益於機械化的普及,衍生出了農產品加工業、副業、養殖水產業等。耕作模式也從簡單粗放的大田農業向運作起來效率高、管理起來方便的的設施農業轉變,不但關注生產過程,更重視對產前+產後的鏈條產業的發展。農機行業分析指出,小麥、大豆、水稻等傳統糧食作物的生產均實現了高水平的機械化,尤以小麥生產情況最佳,大體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播種、收穫機械化水平各自占比為74%與72.8%)。
根據農機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19年我國農機總動力為10.04億千瓦,原值近萬億元,總量近2億台套,拖拉機保有量2240萬台,聯合收割機206萬台。估計2020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保持在10億千瓦左右。
2019年統計內的拖拉機數據中,大型拖拉機為40020台,同比增長-1.12%;中型拖拉機237535台,同比增長11.13%;小型拖拉機340071台,同比增長3.13%;自走式輪式穀物收穫機18532台,同比增長19.71%;玉米聯合收穫機22367台,同比下降4.62%;履帶式水稻收穫機53969台,同比下降19.15%。
2019年我國綜合機械化率為69%,機耕率、機播率、機收率分別為84%、56%和61%,其中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機械化率為95%、81%、88%。農機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已開發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國、日本和韓國農業機械化率更是達到99%以上。
產品市場方面呈現下降態勢,大中拖企業近200家,同質競爭殘酷,市場下降31.4%;中拖市場回歸理性,後起之秀者也有之。穀物烘乾機企業同比下降31.08%;自走輪式穀物收穫機同比下降24.73%,玉米收穫機下降8.56%,但四行機增長66.53%,青飼料收穫機下降26.36%,噴杆噴霧機下降41.95%,飼料機下降7.9%,農產品加工下降43.37%。
2019-2024年中國農機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數據指出,我國農業機械綜合利用水平達到了59%。當農業機械化達到40%時,農業機械化就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國農機化雖然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但發展水平與已開發國家還有明顯的差距。這是由於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模式還處於粗放的規模化擴張階段,以上便是農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