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機生產額最高的國家,占全球總產值的25%,主要生產拖拉機與附掛式機械、聯合收穫機、農用搬運車、中耕管理機引擎以及其他農機相關零件等,以下是農機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保障糧食供給,積極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而農機行業的發展是有效提升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生產效率,釋放農村勞動力的有力的「武器」,因此在我國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國家積極推動農機補貼政策落實到位,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有37個省份地區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公示工作。從公示情況來看,我國已用中央補貼資金達107.52億元。2019-2024年中國農機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指出,在中央農機補貼的利好影響下我國農機企業有效增加,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為1892家,實現業務收入總額2464.67億元。
截止2020上半年,我國綜合機械化率為69%,機耕率、機播率、機收率分別為84%、56%和61%,其中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機械化率為95%、81%、88%。已開發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國、日本和韓國農業機械化率更是達到99%以上。因此對比已開發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來看,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增長仍具有較大潛力。
國務院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加快高端農機裝備和丘陵山區、果菜茶生產、畜禽水產養殖等農機裝備的生產研發、推廣應用。目前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9%左右,目標在2020年到70%左右,機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間。
1、用戶需求側重點的改變:伴隨著行業進步、用戶年齡結構改變、信息智能高度普及、產業調整持續深入等核心因素影響日深,農機產業市場運行模式發生了顛覆性變革,用戶需求發生根本性改變。用戶對於農機產品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能用」的層面,而是向著「好用、實用、智能、舒適」等方向快速升級。這就要求農機行業不僅在性能上要緊跟時代潮流,在布局、結構、創新方面也要貼合目前的購買人群,產品多樣化、性能豐富性方面要有所突破。
2、短視頻等線上直播平台的發展:農機作為傳統機械,在目前大背景下仍會受新興短視頻和直播平台的衝擊。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農機行業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嘗試使用視頻銷售,運用新穎的腳本文案,貼合用戶實際,促進產品售賣。
3、國家向第三產業的轉型升級: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機,國家近些年對於產業轉型的重視,使得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但傳統農業行業持續不太景氣。國家政策的支持對於農機行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上便是農機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