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是一種非燃燒過程的能量轉換裝置,通過電化學反應將陽極的氫氣和陰極的氧氣(空氣)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下面進行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分析。
《2020-2025年中國氫能源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表示,我國氫能來源廣泛,既有大量的工業副產氫氣,又有大量的棄風棄光電、低谷電等可供制氫的存量資源。燃料電池是氫能的重要應用方式,車用氫能產業亦是燃料電池產業大規模推廣的基礎。
包括制氫、氫氣儲運和加氫站在內的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普及具有重要影響。我國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總體處於起步階段。已有多家上市/非上市公司涉及產業鏈諸多環節,但關鍵環節不同程度有待突破。
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前景主要包括燃料電池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規模增加,氫源供應的豐富化,加氫站數量的增長等。美國能源部估計,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成本隨規模增加迅速下降。
燃料電池車是目前氫能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根據中汽協的監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以來,燃料電池車產銷出現大幅下滑,產業鏈幾乎陷入停滯狀態。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產量同比下降2.3%和4%。
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2萬輛和97.2萬輛,產量同比增長3.4%,銷量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22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5%和79.2%。
為了氫燃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我國出台了一些相關扶持政策。其中,在補貼政策方面,根據2018年2月財政部等四部委印發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具體補貼是:乘用車最高20萬元,輕型客車、貨車最高30萬元,大中型客車、中重型物流車最高50萬元。
政策支持力度雖然很大,但不少整車企業還是會擔心補貼政策滯後性的問題。比如,按照現在的標準,一般兩年之後才能拿到相應的補貼。補貼滯後造成的後果就是,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本的增加。
目前,對一個相對規模的整車企業來說,生產1萬台車,如果補貼部分按50萬元來測算,一年差不多得50億元。兩年將接近100億元。100億元對任何一個整車企業來說,資金運營增進的壓力,不可想像。以上便是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氫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氫燃料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