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家,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費人群和消費量在逐漸增加,消費整體處於穩增態勢。而由於牛養殖周期長,成本大等因素制約,我國牛肉供給至今仍處於偏緊狀態。那麼肉牛養殖前景如何呢?
根據2014年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費數據,我國人均牛肉消費5.2公斤,同世界其他國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還有3.4公斤差距。當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時,我國牛肉消費量將突破1100萬噸,牛肉消費額將達到7000多億元,相比現在有近40%的增長,需求上升潛力巨大。
從各國牛肉消費量來看,隨人均收入上升及肉類消費結構升級,巴西、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消費量逐步上升,占全球總消費量的比例分別由 11%、9.4%、2.3%、1.6%上升至 2016 年的 14.7%、14.3%、4.4%、3.2%。
通過對肉牛養殖前景分析,隨著中央財政投入的進一步加強,肉牛養殖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肉牛養殖包括下幾個方面那就是養殖場地的規模化、養殖飼料的合理化。現在肉牛養殖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家一戶的事了,政府已經加入其中並且積極推動當地的肉牛養殖的規模化,並且繼續加大對其的扶植力度。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產國,在品種上,專用肉牛品種較少,所養肉牛多為當地黃牛品種。肉牛養殖主要集中在農區,農區肉牛出欄占全國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牧區肉牛養殖則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和甘肅等地。
從肉牛養殖前景來看,現階段我國肉牛生產方式分為傳統農牧戶散養、專業戶飼養、規模化飼養場飼養三種類型。今年肉牛養殖小散戶處於退市、修復和觀望的階段,而規模養殖企業雖然有擴產布局,但需要一個周期。加之環保力度愈加嚴格,導致多數養殖主產區均出現限養、禁養,而且這個進程是全國範圍內的,區域的重新布局導致生牛存欄恢復速度受到一定阻礙。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肉牛行業社會資本強勢注入,海外併購加劇,「網際網路+肉牛養殖」等各式各樣具有時代特色的肉牛產業模式也應運而生。為應對不斷升級的挑戰與壓力,國內牛業企業創新思路,強化品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意識日漸增強。以上便是肉牛養殖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肉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