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是一類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我國各地紛紛布局肉牛產業,出台了肉牛養殖業的相關鼓勵政策,2019年市場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比例的18.38%,以下是肉牛養殖行業分析。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導下,我國肉牛養殖業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生產體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撐能力逐漸加強,形成了中原、東北、西北、西南肉牛產區,區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牛肉年產量長期列美國、巴西、歐盟之後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隨著中國全面進入建設小康社會,人們越加注重善食質量和結構的改善,對牛肉特別是優質牛肉需求將與日俱增。優質高檔牛肉產品在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據肉牛養殖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的牛存欄頭數達10667.9萬頭,相較於2018年的10594萬頭增長73.9萬頭,預計到2020年末將達到10822萬頭。相較於年代的快速增長,我國的牛的存欄量一直保持穩定低速增長態勢。
1、東北肉牛區。包括5個省(區)的60個縣,其中吉林16個縣、黑龍江17個縣、遼寧15個縣、內蒙古7個縣(旗)和河北北部5個縣。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本區域目標定位為滿足北方地區居民牛肉消費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並開拓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市場。牧區要重點發展現代集約型草地畜牧業,通過調整畜群結構,加快品種改良,改變養殖方式,積極推廣捨飼半舍飼養殖,為農區和農牧交錯帶提供架子牛。農區要全面推廣秸稈青貯技術、規模化標準化育肥技術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在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加工工藝、產品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產和加工體系。
2、西北肉牛區。包括4個省區的29個縣市,其中新疆自治區16個縣(師)、甘肅省9個縣市、陝西省2個縣和寧夏2個縣。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本區域目標定位為滿足西北地區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產為主;兼顧向中亞和中東地區出口優質肉牛產品,為育肥區提供架子牛。主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體系和疫病防治體系,充分發揮飼料資源的優勢,大力推廣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技術,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牛肉質量;培育和發展加工企業,提高加工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開拓國內外市場,帶動本區域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河南和四川兩省的年肉牛出欄量在800萬-1000萬頭之間,內蒙古、雲南和西藏三省區年肉牛出欄量在600萬-700萬頭之間,黑龍江、河北、山東、甘肅、青海和貴州六省年肉牛出欄量目前也達到300 萬-400萬頭水平。肉牛養殖行業分析指出,從區域布局和肉牛存欄量看,中原、東北、西北、西南4個優勢明顯的區域分布已經形成。
《2020-2024年中國肉牛養殖與牛肉產品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指出,牛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亞油酸,鎂,鐵,鋅等礦物質,含有肉鹼,維生素等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利,營養專家也主張多吃牛肉吃豬肉和牛肉是大多數城鄉居民的理想食物。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從0.9公斤增加到2019的6.16kg,肉類消費量的份額從5.4%上升到2019年的6.71%。預計2020年牛羊肉價格沒有延續往年的大幅上漲態勢,不漲反降,以上便是肉牛養殖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肉牛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牛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