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入境旅遊外匯收入1234.17億美元,同比增長2.90%,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良好態勢。2018年中國入境旅遊有望持續穩步增長,近日各地陸續公布的入境游數據基本證實了這一預測。以下對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
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2018年我國旅遊總收入預計達5.99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入境旅遊行業分析指出,其中,國內旅遊人數預計達55.4億人次,收入約5.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6%和12.3%;入境旅遊人數預計達1.4億人次,收入約127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5%和3%;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預計達1.48億人次,同比增長13.5%。
2012-2018上半年我國接待入境遊客情況
中國入境旅遊已經從過往團隊接待的封閉型轉向更加多元開放,更加便利的旅行服務和更好的旅行體驗在中國入境旅遊發展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入境旅遊是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提升國際旅遊競爭力的非常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旅遊業融入國家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回顧入境旅遊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在入境旅遊其實在發展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現從三大展望來分析入境旅遊行業環境。
第一、入境旅遊產品種類單薄。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旅遊目的地仍以觀光類型產品為主,度假產品開發不足,專項旅遊產品開發偏少。中國吸引入境遊客的重要因素在於深厚的歷史文化,京、西、滬、桂、廣等歷史積澱深厚的地區成為入境遊客到訪較多的地方。但隨著到訪次數的增多和需求的多樣化,單一產品很難有效滿足需求,入境旅遊產品品類亟待豐富。
第二、入境旅遊產品創新的內外限制因素過多。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由於受資本和經營實力等條件的限制,旅行社多採用間接的銷售渠道,缺少與顧客的直接接觸機會,且產品推廣受到第三方平台制約,入境旅遊產品創新對多方協作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阻礙了產品的創新。同時,旅遊產品的易複製性和創新保護機制的欠缺也是影響創新的外部因素。
第三、入境旅遊產品的利潤空間下降。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採訪過程中,旅行社業者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上升、我國物價水平和國內景點門票價格增長過快,一方面增加了旅行社企業的採購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外國遊客來華旅遊的成本,影響了外國遊客來華積極性。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旅行社產品的利潤空間不斷縮減,毛利由15%降到了10%-12%。
我國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深吸引著願意了解東方傳統文化的國際友人前來參觀遊覽。當然,這只是我國開放政策的一個縮影。入境旅遊行業環境分析,其背後,是對我國建設高質量旅遊市場的自信,更是對我國繼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詮釋。至少,旅遊業作為其中一個直接利好產業,必將伴隨包括入境游市場不斷升溫以及大眾旅遊和全域旅遊目標的實現而繼續全面快速地發展。
更多入境旅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入境旅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