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超聲成像是當前醫學超聲工程界研究的一個熱點。三維超聲成像是利用超聲檢測原理無損地顯示人體內部形態結構的三維體積成像技術,具有操作安全、使用靈活、形象直觀、信息量大以及應用前景廣闊等優點,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以下對三維成像未來的發展趨勢分析。
2017-2022年中國三維快速成型設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現實的物理世界是三維的,現有的二維圖像採集及顯示技術無法記錄和重現出場景的三維深度感。三維採集與三維顯示技術可以突破二維採集及顯示技術的缺陷,真實的記錄和重現出三維場景,使得通過採集和顯示技術傳遞的信息更加真實直觀,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讓三維成像技術衝破用戶體驗的瓶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以有效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為基礎,指導改善立體觀看體驗。
立體觀看用戶體驗領域中最主要的兩個研究主題是評價視疲勞和視覺舒適度。從實際應用角度考慮,視疲勞和舒適度研究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真正具有使用價值的是滿足業界需求的數據,把研究內容與產業應用掛鉤。一直以來電影產業在三維顯示相關研究中都是最活躍的應用領域。正因為如此,少數有關三維立體顯示的研究已經開始在電影院環境中進行。而與電影相比,電視的大小、工作機理、觀看者的位置、觀看環境以及影片的格式都完全不同。這些都導致了家庭環境中觀看立體電視的視疲勞或視覺舒適度難以控制。也就是說,影院和家庭兩種不同環境的舒適度影響因素與效果也不會完全一樣。
從評價方法的角度考慮,可以提出一種立體顯示觀看體驗的主客觀評估方法,並進一步尋找有效的評價模型。一方面尋找合適的主觀評估方法,或根據觀看體驗中視疲勞和舒適度的表徵特點,裁剪或定製主觀評價指標;另一方面,考慮立體顯示和視覺系統之間的關係,挖掘與視疲勞或舒適度相關的客觀指標,並從可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篩選可用的指標。然後進一步尋找各種指標與視疲勞或舒適度的統計學關係,建立評價模型,從而為相關的設備和資源、用戶體驗等提供可行的評價方法。
從用戶群的角度考慮,有必要對各年齡階段的立體顯示觀看者進行訪問調查,收集他們對立體觀看體驗的看法,包括觀看頻率、整體感受、不適感的發生與否和嚴重程度、以及具體的不適症狀。這些數據不僅可以幫助改進主觀評估方法,如修訂主觀視疲勞和舒適度問卷中的各項問題;還能指導受試者的選擇,甚至數據分析和實驗結論,如受試者的年齡分布、專業背景和立體顯示觀看經驗等。
從研究範圍的角度考慮,視疲勞和舒適度的評價最終是要幫助商家和用戶在生產和消費立體顯示技術時進行有效的決策。對於在某種環境設定下獲得的結論,其普適性驗證也是一個重要問題。這些都需要對各種類型的實驗進行理論和方法研究。實驗可以是單獨評價某一種設備、資源或環境;還可以是對比性實驗,比較不同顯示器類型(二維與三維、眼鏡式與裸眼式等),不同觀看場地(家庭與電影院等),不同顯示內容(圖片與視頻等)在視覺疲勞和舒適度方面的差別。
綜上所述,三維成像技術作為前沿科技,備受矚目,但發展的過程中仍需要不斷加大相關研究與探索。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三維成像技術會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推廣,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更多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