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美國生物質能利用占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的4%左右,巴西物質和水力發電廠的能源總量占巴西能源生產總量的45%,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以下是生物質能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生物質發電主要集中在已開發國家,特別是北歐的丹麥、芬蘭等國,印度、巴西和東南亞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積極研發或者引進技術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據生物質能行業分析預測,到2020年,西方工業國家15%的電力將來自生物質發電。而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方面起步較歐美晚,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基本掌握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城市垃圾發電等技術。
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方面起步較歐美晚,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基本掌握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城市垃圾發電等技術。生物質能行業概況及現狀指出,到2017年底,全國生物質發電併網裝機容量1476萬千瓦(不含自備電廠),同比增長21.6%;2017年生物質發電量7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9%。
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0%。其中生物質發電裝機1781萬千瓦,同比增長20.7%;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87萬億千瓦時,其中生物質發電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生物質能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生物質能裝機和發電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且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不斷創新高。
2019年1月30日,《生物質發電「十三五」規劃布局方案》,《方案》明確「十三五」期間生物質發電政府支出方向等問題,且將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審批權下放。目標上,《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國31個省(區、市)符合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質發電規模總計將達2334萬千瓦,是原「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55.6%。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1312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1022萬千萬。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生物質原料總產出潛力高達9.32億噸標煤,其中有機廢棄物和邊際性土地占比分別為41.1%、58.9%。從趨勢來看,預計到2030年秸稈、畜禽糞便和能源作物產量將分別新增產能1.37、0.45、0.57億噸標煤,即生物質原料年產能潛力提升至11.7億噸標煤。
我國生物質能發電技術產業呈現出全面加速的發展態勢,我國政府也把生物質能的綜合利用提到了新能源開發的重要位置,加大了對生物質能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生物質能行業概況及現狀指出,隨著《可再生能源法》和相關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實施,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熱情迅速高漲,啟動建設了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
目前,生物質能資源,按原料的化學性質分,主要為糖類、澱粉和木質纖維素類。按原料來源分,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①農業生產廢棄物,主要為作物秸稈;②薪柴、枝椏柴和柴草;③農林加工廢棄物,木屑、穀殼和果殼;④人畜糞便和生活有機垃圾等;⑤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廢水和廢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為能源用途的農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資源等。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據測算,我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50億噸左右,是我國目前總能耗的4倍左右。
總的來說,我國生物質發電及生物質燃料目前仍處在政策引導扶持期。生物質發電行業的標杆企業在技術、成本方面已經具有明顯優勢,已投產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盈利能力已逐步顯現,直燃生物質開發利用已經初步產業化。以上便是生物質能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物質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質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