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在許多國家能源供應中的作用正在不斷增強,亞洲全球生物質能裝機增長了210%,中國生物質能裝機增長達84%,遠超歐洲的76%以及美洲的82%,以下是生物質能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2006年至2010年,即「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得到了迅速發展。生物質能行業分析指出,2010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併網總容量達到550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併網總容量為360萬千瓦,占所有生物質能發電的65.5%;垃圾焚燒發電併網總容量為170萬kWh,占所有生物質能發電的30.9%;其他氣化發電、沼氣發電、混燃發電等所占比例很小,只有20萬千瓦。
2014年,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1423萬千瓦,併網約為950萬千瓦,主要是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核准容量約為840萬千瓦,併網容量約為500萬千瓦,核准容量占比約為59%,原料是各種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等原料比較豐富的地區。
截止2018年,我國生物質液體燃料主要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兩種,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產量分別僅為28億升和11億升。生物質能行業數據統計指出,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累計核准裝機容量達1708 萬千瓦,其中累計併網裝機容量約為1171萬千瓦。
從產業整體狀況分析,生物質發電及生物質燃料目前仍處在政策引導扶持期。生物質發電行業的標杆企業在技術、成本方面已經具有明顯優勢,已投產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盈利能力已逐步顯現,直燃生物質開發利用已經初步產業化。
從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型看,農林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總併網容量為4195.3兆瓦,占比53.85%;垃圾焚燒發電總併網容量3400.29兆瓦,占比43.65%;沼氣發電併網容量194.42兆瓦,占比2.5%。
目前,我國生物質資源科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為4.6億噸標準煤,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還有約4.4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生物質能行業數據統計指出,今後隨著造林面積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我國生物質能的利用潛力巨大。
未來,在全球大力發展生物質能的形勢下,全球生物質發電廠(BMPPs)數量不斷增加,其中2018年新增數量約為300個,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800個生物質發電廠分布在各個國家。
預計在各個國家對生物質能發電補貼政策的持續激勵下,生物質發電廠建設將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預計至2027年新增數量達到1900個,每年新增超過200個,到2027年底,全球生物質發電廠達到5700個,市場規模空間巨大。以上便是生物質能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物質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質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