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石墨儲量2.7 億t,土耳其、巴西和中國資源最為豐富,分別占全球總量的33%、26%和21%,合計占80%。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墨生產國,目前,國內已基本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區域為聚合區,多地分布式發展的石墨烯產業格局。以下對石墨行業政策分析。
石墨行業政策分析,2018年以來,國內天然石墨市場整體平穩,產品價格也波動不大,僅在8月前後天然石墨供應高峰期,-195價格出現200元左右的慣性下滑。石墨行業分析指出,隨後受環保檢查影響,山東地區高碳石墨供應下滑,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上漲。東北地區環保也同樣越來越嚴苛,對於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天然石墨開採企業紛紛被叫停,這讓目前的市場出現唱漲論調。
2018年1-9月天然鱗片石墨價格走勢
世界石墨礦床分布比較廣,但是有些石墨礦床由於開採條件不佳、礦石質量差,沒有商業開發價值。近三年以來,巴西、朝鮮和印度的石墨資源勘探工作進展迅速。巴西已經詳勘的天然鱗片石墨就超過了3000萬噸,去年產量過10萬噸,無論是品位還是片狀都十分理想,在歐洲銷售的價格也非常高。現從三大現狀來分析石墨行業政策。
石墨行業政策分析,由於解放後的持續大量開採,特別是近幾年的掠奪式開採,使得我國現有的可開採的石墨資源儲量己大大下降,現在的石墨儲量只有2001年的一半左右。我國新成立了數百家石墨開採和加工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依舊是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加劇了產業竟爭,使得原本利潤很薄的企業利潤進一步下滑。保護優質的石墨資源已經迫在眉睫。這兩年雖然石墨行業也開始實行石墨生產總量的調控,根據需求總量來調控礦山生產量,但是非法採礦現象仍然存在,石墨的供應量依舊大於需求量,建議管理部門加大粒度處罰亂采濫挖的礦點。對幾處大型的石墨產業園區進行資源整合,淘汰不具備一定工藝能力和技術水平的中小礦點,整合不合理、能耗高、污染嚴重的中小型企業,避免中、低炭石墨產品過多生產,控制石墨低端產品市場的投放量,如將雞西和蘿北雲山的產能在旺季時縮為一半,淡季時停工減產。
隨著科技的發展,石墨在醫藥、航空、原子能新材料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成為工業化國家必爭的戰略資源。我國是天然石墨生產和出口大國,更應該將石墨優質資源提升到戰略性儲備的地位,從戰略資源的高度來管理石墨出口。石墨行業政策分析,近3年國內企業沒有控制石墨的出口量,反而為追求企業利潤,加大石墨開採和出口數量。而與我國做法相反的石墨資源缺乏的進口國家,也正加大進口我國廉價的石墨資源,如日本購買大量天然石墨,並將其沉入海底作為後備資源;美國控制和關閉自己國家的石墨礦山,進口他國廉價的石墨原材料。我國雖為石墨儲量大國,但依照現今的開採速度,我國將在20年後變成石墨貧國,到那時可能要高價進口其它國家石墨原材料,國家不能等到寶貴資源流失殆盡才採取措施。
石墨行業政策分析,掠奪式的資源開採和低水平的工藝生產是一種經營上的短期行為,技術進步則是企業強化市場竟爭、提高經營效益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當前行業性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通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附加值,開發石墨新產品和新用途,才是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儘管我國國內近幾年已經有一批效益良好的石墨深加工企業,但這些公司的產品技術含量與日美德韓相比還相差很遠,因此建議國家加大石墨技術研發力量,向已開發國家學習,建立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培養石墨材料研究應用高技術人員,及時將高附加值、高技術石墨科技成果轉化成工業產品。
石墨行業政策分析,石墨產業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傳統應用領域對石墨消費拉動、新興領域拓展是石墨產品未來市場的增長點。耐火材料行業是石墨消費的重要領域,鎂碳磚對石墨的需求量占我國石墨消費量的近1/3,鋼鐵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將促進石墨產業持續穩定增長。新能源作為戰略產性新興產業之一,石墨是生產電動汽車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主要材料,按照國家提出2020年電動汽車數量占所有交通車輛的10%的發展目標,預計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為石墨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更多石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