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食糖行業分析報告 >> 食糖行業市場分析

食糖行業市場分析

2014-09-03 15:49: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對消費者而言,食糖價格的進一步下跌雖然是消費利好,但由於家庭用糖量普遍不大,而食糖加工企業的小包裝產品附加成本較高,因此新榨季可能出現300-500元/噸的下跌幅度分攤到公斤後,糖價下降反映不會很明顯。故建議用糖較多的家庭可選擇超市內同樣為一級品質的統裝或散稱白糖。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近兩年來,國內糖業市場低迷,價格持續下跌,糖業普遍生存困難。而更壞的情況是,由於國內國際糖價倒掛,進口糖大量湧入國內市場,也衝擊著本土糖業企業的生存空間。日前在昆明召開的2014年食糖形勢分析會議上,各地糖業協會和企業都表示,進口糖對國內糖業市場造成嚴重衝擊,讓原本陷入窘境的國內糖業「雪上加霜」。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2012、2013年製糖期,紐約原糖價格從期初的每磅22美分持續下行,最低跌破過每磅16美分,巨大的差價使得食糖進口量不斷攀升,同期我國食糖進口達366萬噸,其中2013年9月進口量創下月度歷史新高,當月進口就超過59萬噸。今年這種態勢有增無減。

  而國際糖湧入的同時,中國糖業協會消息顯示,目前大部分製糖的企業食糖銷售價格都在成本線下運行。2012/2013年製糖期,我國製糖業出現近十幾年不遇的虧損局面,整個製糖期全國製糖企業虧損31億元。進入2013/2014年製糖期以來,國內食糖價格從過去每噸7000多元一直跌到4000多元。雲南省糖業協會理事長鄧毅表示,按照目前價格水平,全行業虧損已成定局,預計本榨季虧損將達到22億元以上。

  對於糖市後期的走向,業內專家也各有不同的看法。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食糖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了解到,明年糖市將迎來熊轉牛,是一種周期性循環。不過悲觀的觀點認為,由於良種缺乏、水利基礎設施滯後及先天自然條件限制等原因,我國食糖生產的主要原料糖料蔗種植成本遠遠高於國際水平,根本不具備競爭力。廣西糖業協會理事長農光就表示,明年也難有好轉。

更多食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