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輸油管道長度增長快速,從2011年的9.3萬公里,到2017年我國輸油管道長度約13.31萬公里。受油氣行業低迷形勢影響,全球油氣資源勘探投資降低,新增儲量不斷下降,導致諸多基於未來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計劃的規劃管道項目被迫暫緩。以下對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
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伴隨油氣需求的增長,作為油氣的重要運輸方式,管道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國長輸油氣管道總里程已超過13萬公里,西北、東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不斷完善,陸上管道輸油和輸氣能力分別達到6000萬噸和650億立方米。輸油管道行業分析指出,在油氣需求的帶動下,2014-2017年我國輸油管道建設持續增長。
2014-2017年中國輸油管道增長情況
我國的成品油管網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管道建設、管理維護、能源安全等方面均需借鑑和充分吸收消化國外管道網絡化、智能化、多批次化的先進經驗,並結合基本國情,制定適合我國特色的成品油管網發展策略。現從五大基本情況來分析輸油管道行業概況。
(1)中俄天然氣管道,即東線天然氣管道,是目前中俄之間最重要的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需要在兩國分別建設一條天然氣輸氣系統,兩條輸氣系統通過兩國邊界連接。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俄羅斯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輸送系統長3200 km,預計於2017 年底正式運營;2015 年6 月30 日,中國境內段在黑龍江中俄邊境黑河市正式開工建設。該管道有助於推進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氣田的開發,對中國供氣將長達30 年,輸氣量為380×108 m3/a。
(2)中亞天然氣管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役天然氣管道項目,共分為4段,將中亞的天然氣資源輸往中國。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其中A線、B線及C線分別於2009年、2010年及2014年建成投產,D 線於2014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處於路由勘查階段。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部建成後,總輸量將達到850×108 m3/a。
(3)土耳其溪管道是為替代南溪管道而建,旨在將俄羅斯天然氣從黑海北岸阿納帕附近在建的羅斯卡亞壓氣站出境,穿越黑海抵達土耳其,其有望延伸至土耳其與希臘邊境的天然氣樞紐系統,向南歐用戶供應天然氣。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該管道設計輸氣能力為630×108 m3/a,計劃建設4 條海底支線,總長910 km,其中660 km 為原南溪管道黑海穿越範疇;其餘250km為新規劃的陸上管道,通往土耳其境內歐洲部分。此外,土耳其將修建陸上管道180km,而希臘陸上管道長度目前尚不明確。俄羅斯-土耳其天然氣管道項目計劃於2017年下半年動工,預計2019年建成。
(4)俄羅斯北溪-2 天然氣管道計劃經過多番周折,於2015 年6 月由Gazprom 與德國巴斯夫公司、法國能源公司ENGIE、奧地利石油天然氣公司、德國意昂集團、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簽署股東協議,將俄羅斯天然氣經由波羅的海輸往德國,再由德國國內管道輸往歐洲其他國家。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該管道全長超過1200 km,設計輸量550×108 m3,由聯合項目公司Nord Stream 2 AG 公司實施。但由於新歐盟國家的強烈反對,該管道計劃的設計方案仍處於協商階段。
(5)挪威Polarled管道作為世界上首條穿越北極圈的天然氣管道,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設計建設。該管道全長482 km,管徑914 mm,輸氣量7×108m3/d,安裝深度達1265 m。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該管道於2015 年9 月竣工,進一步提升了挪威對歐洲的供氣能力。
輸油管道行業概況分析,成品油輸油管道是長距離輸送成品油的管道,我國成品油輸油管道主要有蘭成渝成品油輸油管道、蘭鄭長成品油輸送管道以及港棗成品油輸送管道等。國外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管道輸送已成為已開發國家成品油運輸的主要方式。已開發國家的成品油管道輸量大、管道輸送品種多、自動化程度高,表現出相當成熟的設計、管理和技術水平。
更多輸油管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輸油管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