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成品油管道里程已達26.7×104km,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及地區,管道輸送已成為已開發國家成品油運輸的主要方式。成品油輸油管道是長距離輸送成品油的管道,我國成品油輸油管道主要有蘭成渝成品油輸油管道、蘭鄭長成品油輸送管道以及港棗成品油輸送管道等。以下對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
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我國輸油管道內檢測技術逐漸成熟,國內外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國內提供管道內檢測單位較多,主要有GE PII、ROSEN、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管道技術公司及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等。輸油管道行業分析指出,我國輸油管道長度增長快速,從2011年的9.3萬公里,到2017年我國輸油管道長度約13.31萬公里。近幾年我國輸油管道長度情況如下表所示:
2011-2017年中國輸油管道長度統計
受全球油氣價格受低油價及全球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油氣行業整體步入低谷,全球油氣管道建設呈現出增長減緩、總體下滑的趨勢。未來全球油氣管道建設投資將保持逐年下降趨勢,新建管道將主要集中在天然氣管道和海底管道。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輸油管道行業前景。
第一,原油管道方面。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進口管道和煉廠之間的連線建設將進一步發展,以滿足我國工業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僅靠國內資源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需要依靠國外進口能源,疏通油田輸送瓶頸,合理確定原油流向,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
第二,成品油管道的建設將加快,除全國管道的規劃和建設外,區域性的成品油管道將更加完善;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成品油管道建設將綜合我國鐵路、航運、公路運輸體系的建設情況,根據資源分布情況和需求情況確定輸送管道的建設格局,滿足各地區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
第三,天然氣管網建設更加完善,供氣類型更加豐富、干網和支網建設逐步完善;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我國已經形成了多氣源、多用戶、統一管網的供氣系統,未來氣源將更加多元化,滿足不同行業對多種能源的需求;各地區配套的支線管網將不斷成熟,提高天然氣調配的靈活性,提高各管網的利用率。
第四,管道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管道建設口徑、壓力、自動化水平將得到新的提升,油氣管道系統將逐漸進入自動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的新階段。新建管道將以1000mm 以上的管徑為主,最大可達到 1420mm,壓力可達到 10MPa-12MPa,鋼級將達到 X100 的水平。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除新型材料的使用外,施工工藝及維修技術也將進一步提升,如狀態維修將逐漸取代當前的計劃檢修,提高檢修的時效性,確保管道運輸的安全性。
輸油管道行業前景分析,與傳統管道相比,智能管道、智慧管網將引領管道數據向集中化、數位化轉變;風險管控模式向主動化、自動化轉變;運行管理系統向智能化轉變;資源調配向整體優化轉變;管道信息系統向集成化轉變。可以想見,藉助「智能化」建設持續推進,在「全國一張網」的布局下加以集中調控,未來油氣管網將更加「智慧」,逐步實現整體優化管理與安全高效運行。
更多輸油管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輸油管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