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輸油管道總產能接近900萬噸,短期沒有新產能投放。輸油管道企業生產工藝為將熱軋板材通過焊接工藝加工成焊接鋼管,因此其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帶鋼、熱軋板生產企業。以下對輸油管道行業布局分析。
輸油管道行業布局分析,我國輸油管道內檢測技術逐漸成熟,國內外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國內提供管道內檢測單位較多,主要有GE PII、ROSEN、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管道技術公司及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等。輸油管道行業分析指出,我國輸油管道長度增長快速,從2011年的9.3萬公里,到2017年我國輸油管道長度約13.31萬公里。近幾年我國輸油管道長度情況如下表所示:
2011-2017年中國輸油管道長度統計
輸油管道是我國油氣運輸體系中的主要形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十一五」期間,我國油氣管道建設進一步發展,多項大型管道工程相繼建成並投入生產使用,這對我國經濟建設速度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現從兩大方面來分析輸油管道行業布局。
輸油管道行業布局分析,原油管道方面,規劃完善陸上進口通道的中哈原油管道增輸工程,新建中緬原油管道(國內段)、中俄二線,實施海上進口通道的日照-儀征管道增輸,新建日照-濮陽-洛陽、連雲港-儀征、董家口-齊魯-東營、日照港-霑化、董家口-濰坊-魯中魯北等原油管道,完善長江經濟帶管網布局,實施老舊管道改造整改。
輸油管道行業布局分析,成品油管道方面,規劃建設東北到華北、華中的錦州-鄭州成品油管道,新建長江經濟帶的樟樹-株洲成品油管道,新建連接西南和華南的湛江-北海成品油管道,建設華北和華中等其他地區的洛陽-三門峽-運城-臨汾、三門峽-西安、永坪-晉中成品油管道,改擴建格爾木-拉薩成品油管道。適時推進蒙西、蒙東煤制油外輸管道建設。
中國輸油管道網格局的形成,緩解了我國能源之渴,把中亞、俄羅斯、緬甸和我國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相關國家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激活了沿線鋼鐵、水泥、建築和機械電子等企業發展潛能,輸油管道行業布局分析,在古絲綢之路上形成一條新的經濟增長帶和能源絲路文化,成為「一帶一路」能源通道和標誌性工程之一,對提高沿線各國民眾生活品質、城市品牌和競爭力正在發揮積極的推進作用。
更多輸油管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輸油管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