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生物質發電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生物質發電市場預測及前景分析

2017年生物質發電市場預測及前景分析

2017-01-04 16:50:2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我國對環保日益重視,鼓勵利用新技術、新能源減輕溫室效應和促進生態良性循環,並不斷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此背景下,生物質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事實上,在全球範圍,有多個國家青睞生物質能發電。據統計,2013年,全球生物質及來及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76.4GW。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生物質能行業發展十分迅速。以下是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7年生物質發電市場預測及前景分析。

2017年生物質發電市場預測及前景分析

  現狀:多因素利好生物質發電市場

  1、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中第三條第二款規定「三、對銷售下列自產貨物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二)以垃圾為燃料生產的電力或者熱力。垃圾用量占發電燃料的比重不低於80%,並且生產排放達到GB13223-2003第1時段標準或者GB18485-2001的有關規定。所稱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垃圾、農作物秸杆、樹皮廢渣、污泥、醫療垃圾。」

  2、企業所得稅優惠管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管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85號中規定「一、本通知所稱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是指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以下簡稱《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非禁止並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二、經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按《目錄》規定認定的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企業(不包括僅對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和技術進行認定的企業),取得《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可按本通知規定申請享受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

  3、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中第二章第八條規定: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發電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暫時不參與市場競爭,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全額收購。

  4、農業的規模化發展

  秸稈作為生物質能發電的重要原材料,由於密度低、體積大,原材料收購成為制約生物質發電大規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原材料分散在廣大農村,收集儲運費用貴,人力成本上漲,會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十三五」規劃及《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國家要發展生態綠色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推動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業效率,有利於生物質能發電行業規模收購原材料,降低運輸成本,同時也有助於緩解生物質資源的季節性、分散性與生物質能利用的連續性、集中性的矛盾。

  5、「十三五」規劃林業發展有利於降低成本

  生物質燃料的原料主要是農林業廢棄物,存在著季節性強,收集運輸困難的問題。樹枝等林業廢棄物絕大部分分布在山區,交通不便,收集工作量大。建立科學穩定收、儲、運體系是保證生物質直燃電廠穩步發展、安全供應的物質基礎。政府推出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展中國特色的「林油一體化」生物質能源可持續發展模式,有利於生物質能發電行業降低採購成本,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2017年生物質發電行業市場預測

  生物質能發電主要利用農業、林業和工業廢棄物、甚至城市垃圾為原料,採取直接燃燒或氣化等方式發電,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等。隨著中國城市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高速發展,各類垃圾產量日益增長,污染環境問題日漸突出。

  2014年,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07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18%;2015年達到1,14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39%。

  2016-2021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裝機容量將達到1,345萬千瓦時,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9.28%,2021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裝機容量將達到1,918萬千瓦時。

2017年-2020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裝機容量預測

  未來生物質發電行業前景分析

  生物質發電兼具經濟、生態與社會等綜合效益,目前已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儘管行業仍面臨一些問題,業內普遍認為,只要在政策、資金及技術方面給予適當扶持,生物質發電前景廣闊。

  生物質能直接或間接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取材於農林資源、生活污水與工業有機廢水、城市有機固體廢物及畜禽糞便等,具有環境友好、來源廣泛、儲量豐富、可再生及可儲存等特點。生物質能可以通過物理轉換(固體成型燃料)、化學轉換(直接燃燒、氣化、液化)、生物轉換(如發酵轉換成甲烷)等形式轉化為不同燃料類型,滿足各種形式的能源需求。

  隨著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國積極投入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也是當前有效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約束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路徑。我國計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30年這一比例繼續提高至30%。這意味著需儘快打破以煤為主體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格局,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最現實的出路。隨著技術進步及產業化應用不斷突破,生物質能作為世界第四大能源,正以其優越性,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門之一。其中,生物質直燃發電是生物質能規模化利用的重要形式,與風電、光伏發電等都屬於我國戰略新興產業。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任東明主任: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已成為我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領域,也是促進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質能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部分領域已初步實現產業化,在替代化石能源、促進環境保護、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更多生物質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質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