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6年期間我國工業鍋爐產量在33-56萬噸蒸發量之間,在2014年達到最大值,對應55.81萬噸蒸發量。近十年我國進口鍋爐數量和金額整體呈下降趨勢。以下對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
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2010-2014年期間我國生物質鍋爐產量在40-54萬噸蒸發量之間,在2012年達到最大值,對應53.88萬噸蒸發量。以2010年39.99萬噸蒸發量為起點,2014年產能47.80萬噸蒸發量,CAGR對應4.56%。電站鍋爐的產能大省也主要集中在「三大動力」所在地區,即黑龍江省、四川省和上海市。「三大動力」分別對應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
2010-2014年我國生物質鍋爐產量及其增長率
蒸汽鍋爐有時又叫蒸汽發生器,是蒸汽動力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站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是火力發電站的主機,因此電站鍋爐是生產電能的重要設備。工業鍋爐是在各種工業企業中提供生產和供暖所需的蒸汽的必不可少的設備。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
1)現有燃燒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低。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現階段國內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設備的進料系統大多採用人工或半自動進料,生產和維護成本較高,極大阻礙了生物質顆粒燃料的推廣和應用。同時,小型的燃燒設備的通風方式仍以自然通風為主,降低了燃料的燃燒程度,提高了污染物排放量。
2)燃煤鍋爐的結構特性不適用於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燃燒特性。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由於生物質顆粒燃料是由植物轉化而來,其含水量較高、熱值低,在燃煤鍋爐中燃燒,產生的煙氣體積較大,排煙熱損失較高。較高的熱損失會導致爐膛溫度大幅度降低,直接影響燃料的燃燒效率。同時,生物質顆粒揮發份含量高,析出速度快,加快了燃料的燃燒速度和空氣消耗,燃煤鍋爐的結構特性會直接影響爐內的空氣供給量,降低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燃燒程度,降低燃燒效率。
3)灰分沉積率高,結渣現象嚴重秸稈類生物質顆粒燃料中Si含量較高,變形溫度約為750—1000℃。同時,秸稈類顆粒燃料的灰分沉積速度高於木質顆粒燃料,導致了前者的燃燒積灰等沉澱物較多。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積灰中通常存在大量鹼性成分和氯化物,會產生結垢、結渣等危害,影響燃燒設備的熱性能和安全。因此,設計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設備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積灰等沉澱物的清理問題。
4)氯腐蝕導致燃燒設備的壽命降低。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秸稈類生物質顆粒燃料中鹼金屬、氯的含量較高。在燃料燃燒過程中,隨著煙氣溫度的降低,鹼和鹼金屬氯化物在飛灰顆粒或換熱器表面上冷凝並釋放出氯化物。氯化物的氧化能力較強,在高溫的租用下,腐蝕速率進一步加強,導致金屬損耗速率加快,傳熱效率降低。在部分腐蝕嚴重的區域,甚至會使局部金屬表面喪失傳熱性能。因此,秸稈類顆粒燃料比木質顆粒燃料更易損壞設備,對設備的材質要求更嚴格。
生物質蒸汽鍋爐發展趨勢分析,生物質能源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水和CO2,生成O2和碳水化合物,並將儲存在植物體內的一種能源。與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儲存量大,原料分布範圍廣,利用方式多;生物質中N和S含量較低,灰份含量小,燃燒過程中NOx,SOx與灰塵的排放量較低;生物質燃料在形成過程中吸收的CO2近似於燃燒過程中排放的CO2,CO2淨排放量近似於零;由於生物質燃料的高含水量,其熱解性和燃燒特性相對較差;生物質能源屬於可再生能源。因此,在鍋爐行業生產生物質顆粒高效燃燒的鍋爐已是鍋爐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更多生物質蒸汽鍋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質蒸汽鍋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