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資源是影響中國
新能源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區域政策和資源影響下,我國新能源產業集聚特徵顯現,初步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西南、西北等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依託區域產業政策、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各集聚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特色明顯。其中長三角區域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高地,聚集了全國約1/3的新能源產能;環渤海區域是我國新能源產業重要的研發和
裝備製造基地;西北區域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項目建設基地;西南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矽材料基地和核電裝備製造基地。
區域分布 東中西部協調發展
新能源產業在政策和資源的影響下開始集聚,整體上形成了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格局。
產業集群化分布進一步顯現:以政策和資源為導向,初步形成了以環渤海區域、長三角區域等為核心的東部沿海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在中西部的一些區域,如江西、河南、四川、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形成了中西部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在區域分工方面,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主要承擔著新能源產業研發、高端製造功能;中部地區承擔著核心材料研發製造功能;西部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新能源發電項目承載地。新能源發電項目通過電網,再輸入到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區。整體上,新能源已形成了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局面。
目前,國內規模化應用的新能源產業包括
太陽能、
風能、核能和
生物質能等,這些細分領域具有不同的集聚特徵。
太陽能
光伏產業:形成了以長三角為製造基地、中西部為原材料供應基地的產業分布格局。長三角地區是國內最早的光伏產業基地,隨著產業鏈延伸,江西新余、河南洛陽和四川樂山等地成為國內矽片製造和原料多晶矽基地。
風電產業:環渤海區域是國內外知名風電裝備製造企業的聚集地,長三角區域也培育了一批風電裝備製造企業,而西北區域是風電場建設的集中區。
核電產業:核電站主要分布在沿海,裝備製造主要分布在西南和東北地區。中國已建成的4座核電站與在建的13座核電站均分布在沿海地區,而主要核電常規島、核島供應商及其製造基地則主要分布在四川、黑龍江。
生物質能產業:我國2/3以上的生物質資源集中在內蒙古、四川、河南、山東、安徽、河北、江蘇等12個省區,約70%的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液體和
氣體燃料產業分布在這些省區,其他省區相對較少。
長三角地區集中了我國60%的光伏企業,20%以上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環渤海地區集聚了我國30%左右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西北地區集聚了我國90%以上的風電項目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西南地區則是我國重要的矽材料基地、核電裝備製造基地。
1.環渤海區域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等省市,該地區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和裝備製造業基礎,是我國新能源產業重要的研發和裝備製造基地,集聚了我國30%左右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
2.長三角區域
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高地,聚集了全國約1/3的新能源產能,集中了我國60%的光伏企業、20%以上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53.5%的建成核電站裝機和近40%的生物質發電裝機。
3.西南區域
包括四川、重慶等省區,依託雄厚的資源和重工業基礎,西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矽材料基地和核電裝備製造基地。其中四川集中了全國多晶矽產能的30%和產值的20%,占據了國內核電核島核心設備50%的市場。
4.西北區域
西北區域主要包括新疆、內蒙古、甘肅等省區,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應用基地。該區域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集中區,集聚了我國90%以上的風電項目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演進趨勢 向優勢區域聚集
新能源產業整體持續朝政策和資源優勢區域集聚。新能源產業在我國處於成長期,產業集聚區域受到區域政府政策、當地資源等條件影響。首先,新能源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導向型產業。除了國家產業政策之外,地方的配套產業政策將成為吸引企業的重要因素。其次,自然資源、礦產資源、人力資源也是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企業投建新能源項目需要根據細分新能源產業特徵,選擇資源豐富的區域。此外,隨著新能源產業發展,降低成本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新能源企業將考慮產業半徑、原材料等要素對成本的影響。
大型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不斷朝市場終端轉移。國內大型新能源裝備製造除了受到區域政策和地方資源要素吸引外,與終端市場的產業半徑是企業重點考慮的因素。如大型風電裝備製造環節,包括葉片、整機製造等,運輸距離將對產業成本產生很大影響。同時,靠近終端市場,除運輸便利外,還有利於開展設備後期的運維工作。未來,大型新能源裝備製造環節將不斷朝市場應用終端轉移,包括風力資源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以降低項目成本,滿足客戶運維需要。
研發和銷售環節朝資本和人才密集區集聚。新能源產業研發需要優秀的人力資源、先進的試驗設施、大量的資本投入作為支撐。目前,國內諸多新能源企業為提高研發能力,逐步將研發中心設在人力資源密集、基礎設施完善的地區。
在營銷環節,我國部分新能源領域也逐步面向海外市場。北京、上海等區域輻射面積廣、國際功能強的地區將成為新能源企業設立營銷中心的選擇。
布局策略 聚焦優勢統籌發展
一、加大政策力度,提高區域引力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在國家大力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新能源戰略方向,重新審視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準確分析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本區域新能源產業規劃研究與制定,明確本區域新能源產業定位,提高本區域對新能源產業的吸引力。
二、挖掘資源優勢,統籌區域發展
國內新能源產業區域布局以基於當地資源優勢,細分新能源產業發展為特徵,形成了類似於甘肅的「陸上三峽」等新能源產業基地。
在各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其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的形勢下,各地方不能盲目跟風,而是要充分認清本地資源優勢,選擇當地有競爭優勢的新能源細分產業領域,統籌區域發展。
三、聚焦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升級
推動產業升級是聚焦發展優勢新能源產業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區域要從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出發,持續發揮現有新能源產業資源優勢,壯大產業規模、生產能力。並以新技術為切入點,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壯大促進產業升級,搶占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制高點,不斷向產業鏈高端發展。
四、提升園區軟硬環境,引導產業集群發展
軟環境建設對於區域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牽引作用和重要的基礎作用。軟環境建設上,需要政府部門增強服務意識,樹立「部門圍繞企業轉,企業需求我服務」的觀念。健全制度、簡化程序、規範行為、提高效率,為
投資經營者提供優質服務。
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把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作為營造良好創業環境的突破口來抓。其次,需要加強法制建設,提高行政執法的公開性、透明度,切實維護好投資者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再次,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積極改善交通、
物流、居住、醫療、信息、娛樂等條件,營造安全文明、寬容開放、法治誠信、規範高效、勤政廉潔、親善和諧的社會環境。
重點省市 六大省市特色發展
北京:科研基礎雄厚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中心
北京市在新能源領域有明顯的科研優勢,擁有全國近1/4的新能源領域科技資源,在太陽能光伏設備製造、風電設備製造和核能技術服務等領域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產業規模,並初步形成了企業、研發機構、產業聯盟相互促進的創新格局。
天津:龍頭企業聚集的產業製造基地
天津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雄厚的機電工業實力為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天津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符合新能源大型裝備(如風電裝備)對海運和臨港製造要求。天津通過引進國內外一流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帶動了天津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的迅速發展。
以風電裝備製造為例,天津風電裝備製造產業主要集聚在濱海新區。天津通過引進世界一流風電企業及國內風電主機巨頭,帶動了天津風力發電產業的迅速發展。
江蘇:集群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江蘇省新能源發展政策較為完善,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綜合配套條件較為優越。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中國光伏和海上風電發展的核心區。
江蘇省光伏產業規模約占全國光伏產業規模的60%,是國內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形成了原料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光伏發電應用和配套產業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江蘇沿海地區風電基地是中國七大風電基地中唯一的海上風電基地。2010年10月,我國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的四個中標項目均在江蘇沿海地區風電基地。
內蒙古:資源優勢突出的新能源應用基地
內蒙古風能資源豐富,也是中國風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全區風能技術可開發容量超過1.5億千瓦,占全國陸地風能資源儲量的約50%。2011年,內蒙古有望成為中國首個風電裝機突破千萬千瓦省份。
內蒙古太陽能資源占有量居全國第二。近年來,內蒙古各地相繼利用太陽能資源,發展單晶矽、多晶矽光伏產業。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阿拉善、錫林郭勒等地依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矽礦產資源,陸續開工建設太陽能級多晶矽項目,著力推動太陽能級矽及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形成了以多晶矽材料為核心、矽片生產企業相配套的光伏製造業集群。
內蒙古自治區既具有非常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儲量,又有生物質能源科技基礎和產業基礎。近年來,內蒙古重視發展、應用生物質原料發電和轉化燃料技術,在生物質發電、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沼氣綜合利用等方面發展迅速,正在打造國家級的生物質能源基地。
河北保定:產業鏈完善、品牌張力強的「中國電谷」
保定·中國電谷,是在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礎上,打造的新能源與
電力技術產業基地。保定·中國電谷當前已建立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輸變電、新型儲能、高效節能、電力自動化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新能源與能源裝備的製造基地和要素集聚區。
保定·中國電谷的發展和區域新能源品牌影響力的形成受到國內外的眾多關注。近年來,保定·中國電谷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政策平台支持,成為國家認可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平台。保定市也憑藉新能源與能源裝備產業優勢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首批啟動的兩個城市之一。
四川樂山:研發生產能力強的原材料供應基地
樂山739工廠在多晶矽研製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10年年底,樂山多晶矽產能達到7460噸。根據《樂山國家矽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發展規劃》,到2013年,樂山市將建成以矽材料產業三大片區、三大產業鏈、三大循環為特色的矽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示範基地。
全球新能源產業空間分布特徵
當前全球新能源產業呈現出迅猛增長,並形成一定產業規模集聚的態勢,主要分布在歐盟、美國、日本、巴西以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此外,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新能源產業也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
歐盟 全球新能源市場集中地
歐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場集中地之一,也是新能源技術開發中心。其中光伏產業有法國Alstom集團和德國SolarWorld公司等骨幹企業;生物質能產業有德國CHOREN公司和瑞典Shelliftea公司等高新研發企業;核能產業有法國的AREVA公司和義大利的Edison公司等世界著名核電公司;風電產業擁有丹麥Vestas公司、德國Dewind公司和西班牙Gamesa公司等全球風電設備製造領先企業。以風電產業為例,截至2010年年底,歐盟27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4074兆瓦,約占全球風電裝機總量的43%。
日本 太陽能發電專利大國
近些年來,日本新能源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各項新能源均呈現倍增趨勢。其中,在太陽能利用領域,目前世界上太陽能發電的專利主要由日本廠家掌握,夏普、京瓷、松下和三菱被稱為日本光伏領域的四大骨幹企業。此外,日本還擁有東芝、日立和三菱等核電設備製造大型企業。
美國 新能源技術最成熟
美國在新能源領域開發相對較早,也是全球新能源產業技術最成熟的國家之一。當前美國20%的電能來自於核能,70%的
清潔電也來自於核電。截至2010年年底,美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40272兆瓦,美國的生物質能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萬兆瓦。2009年美國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為2018萬千瓦,位居世界第四。此外,美國還擁有Westinghouse公司和GE公司等世界著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