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鈦礦儲量約2.2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26.4%,位居世界第一。鈦精礦可主要用於製作鈦白粉,同時還能製作酸渣、四氯化鈦、海綿鈦。以下對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
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我國具備鈦精礦產能的企業多達400餘家,主要的鈦精礦採選企業包括攀鋼礦業、龍蟒礦冶、重鋼西昌礦業以及安寧股份等。鈦精礦行業分析指出,上述四家企業均集中於我國攀西地區,產品以釩鈦鐵精礦為主,四家公司的鈦精礦年產能合計約225萬噸。
中國鈦精礦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區,其鈦精礦資源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90%左右,是中國最大的鈦精礦資源產地,其餘鈦精礦資源分布在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現從三大趨勢來分析鈦精礦行業概況。
國內鈦產業的發展得益於國家對鈦產業的政策支持。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解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突出問題,推動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以及政策保障,明確要求加強技術創新,著力發展大尺寸鈦和鈦合金鑄件及其卷帶材,滿足先進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國防科技等領域的需求。
由於我國鈦行業的准入門檻較低,導致低端鈦材競爭激烈。因此,高端鈦材的生產戰略意義更為重大,產品結構向高端轉移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石化、航空航天、電力、海洋工程以及體育休閒等行業對高端鈦產品的需求繼續保持旺盛,同時計算機等高科技產業對鈦的需求增長點也在不斷湧現,促使鈦產品向高端領域發展。目前,我國鈦材僅 10%用於高端領域,而國外 50%應用在高端領域,這是一個不小的差距。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國內鈦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已經具有政策和市場雙重導向的支持,並且,與經濟實力提升相匹配的國防建設也會促進我國鈦產業向高端領域轉移,逐步提高產業鏈優勢,將是一個長遠的發展過程。通過開發鈦帶、鈦及其合金擠壓管材,研發新功能鈦材,以此滿足國家整體建設需要,是目前我國鈦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由於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東西方貿易往來增多,東西方市場融合,正在形成統一的世界鈦市場。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美國 Timet 公司自 1996 年以來,先後兼併英國的 IMI 公司和法國的歐洲鋯(Cezus)公司,控制了歐洲市場,還兼併了美國的 A. Johnson金屬有限公司,並與歐洲最大制管公司——法國的 Valinox 焊管公司合併,組建Valitimet 合資公司,這些兼併措施使 Timet 公司的實力大大增強。
鈦精礦行業前景分析,國內鈦白粉行業經歷十餘輪價格上調,相關企業盈利頗豐。近一個月來,鈦白粉上游的鈦精礦價格已出現高位回落,市場供需矛盾也逐步顯現,連續近一年半的鈦白粉牛市或難以持續。環保限產,加之下游鈦白粉行業的景氣走勢,讓鈦精礦一度成為稀缺品,價格從2016年1月的450元/噸左右,直線拉漲至2017年4月中旬2000元/噸左右的高位,漲幅近350%。
更多鈦精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鈦精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