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銷售額約為36億美元。由於我國甜味劑本土消耗較少,也使得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甜味劑出口國。以下對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
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目前我國人工合成甜味劑產值約90億元,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劑生產國及出口國。2018年我國人工合成甜味劑產量合計約16.0萬噸,其中糖精產量4.5萬噸,甜蜜素7.0萬噸,阿斯巴甜2.0萬噸,安賽蜜1.4萬噸,三氯蔗糖0.7萬噸,紐甜0.4萬噸。根據甜味劑行業分析推算,我國人工合成甜味劑合計產值約為90億元,以美元兌人民幣6.5的匯率換算,產值合計約為1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總量約40%,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劑生產國。目前我國糖精、甜蜜素的銷量和產量均穩居世界第一位。同時由於我國甜味劑本土消耗較少,也使得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甜味劑出口國。
全球人工合成甜味劑銷售額約占非蔗糖類增甜產品的41%
作為一個傳統的甜味劑產品,由於安全性能一直受到懷疑,在許多國家的一些食品中被禁用,目前美國算是糖精鈉的消費大國。我國的一些企業因其超低的價格,盲目崇拜,規範使用意識差,造成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現象嚴重,在消費者眼裡的形象很差,甚至有些避而不及之嫌。現從三大現狀來分析甜味劑行業概況。
1、品種名目較多。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目前大多數飼料甜味劑廠家以糖精鈉為主體甜源,復配掩蓋糖精鈉後苦味的掩蓋劑和增效劑,這是飼料甜味劑的主流。但是近年來出現另一些甜源產品,隨著紐甜的專利解禁後,市場上出現以紐甜為代表的新型甜味劑,宣稱不含糖精鈉的甜味劑、能夠掩蓋藥物後苦味的甜味劑。還有一些甜味劑是糖精鈉和紐甜並用,復配出口感好,性價比高的甜味劑。此外,也有添加一些特殊香味劑或誘食因子持續提高採食的新型甜味劑品種推向市場。
2、生產廠家較多。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主含量、價格較為混亂,大家均視為客情性產品。市場主流產品仍以糖精鈉30%、50%、70%、90%、95%等產品為主,價格在十幾元到一百多不等。最近大量出現以紐甜型產品也不斷湧向市場,這部分產品一般不標註主含量,大多數以甜度作為衡量質量的標準,價格普遍低於以糖精鈉為主體的甜味劑,價格非常混亂。
3、營銷的概念較多。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甜味劑市場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各個廠家使出渾身解數大打營銷戰,價格戰,客情戰。一些企業喜歡玩新概念,比如前幾年流行的「水溶性」產品,以全水溶作為賣點,又比如「蔗糖型」產品,以追究單純人為口感作為賣點,還比如「流散型」產品,以打開袋子聞到粉塵很甜作為賣點等等。
甜味劑行業概況分析,儘管甜味劑市場將穩步增長,但行業格局卻並不穩定;現存主流甜味劑並非十全十美,部分甜味劑將面臨被替代的命運,而另一部分甜味劑將順勢而起。世界甜味劑的大家庭中,以三氯蔗糖、糖精和阿斯巴甜市場規模最為龐大,其他甜味劑如安賽蜜往往用來與這些甜味劑復配使用。
更多甜味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甜味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