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鐵合金行業現狀分析,我國鐵合金工業經過5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伴隨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逐步建成比較完整的產品門類,以及多個品種,多種容量(規模),多種生產方法的大、中、小型相結合的工業體系和行業格局。現對2015-2016年我國鐵合金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迄今,我國鐵合金產量已雄居世界首位,出口產品數量也名列各國之冠,已成為鐵合金生產大國,在世界鐵合金工業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
建國前,我國的鐵合金工業幾乎是個空白點。建國後,20世紀50年代興建了吉林、錦州兩家大型鐵合金廠,60~80年代,又先後建成了湖南、遵義、峨嵋、上海、遼陽、 北京、橫山、南京、西北、新余、湘潭等一批大中型鐵合金廠,80~90年代,引進國外 先進技術建設了遵義鐵合金廠新八萬工程。目前,我國鐵合金廠約有1400家,擁有各種容量電爐1600多台,總裝機容量超過4000MVA,其中國家重點廠和地方骨幹廠的電爐約 300台,約占總容量的1/2,≥6MVA的電爐約占總容量的1/3。錳鐵高爐30多座,總容積 3700m3。全國生產設備總能力約500萬噸,實際鐵合金產量已達400萬噸。
目前,我國已能生產符合國家和行業產品標準的40多個鐵合金品種,200多個牌號,包括矽、錳、鉻、鎢、鉬、釩、鈦、硼稀土合金等產品。與此同時,還創出了一批在國 內外用戶中享有信譽的名牌產品,例如:「哈達牌」、「峨嵋牌」、「山鷹牌」、「西 鐵牌」、「湖鐵牌」、「袁河牌」、「三星牌」、「三峰牌」等。
鐵合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隨著產量的增加、品種的擴大及質量的提高,我國鐵合金工業的技術和生產裝備水平也在同步提高。特別是80~90年代以來,中國除新建、擴建或技改一批具有國內領先生產技術裝備的6.0(6.3)MVA、 12.5MVA、16.5MVA及25.0MVA的半封閉及全封閉式還原電爐外,又引進國外技術,建成了具有當今世界技術和裝備水平的25MVA及 50MVA的半封閉旋轉式矽鐵電爐車間和乾式煙氣淨化設施;引進並在建的30MVA矽鈣合金電爐系統工程(二手設備);以及 25MVA、30MVA及31.5MVA的全封閉式高碳鉻鐵、錳矽合金車間及乾式煤氣淨化設施。
在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果。革新傳統的電矽熱法精煉工藝與設備,優選熱兌法生產中低碳錳鐵、微碳鉻鐵;氧氣轉爐吹煉鉻鐵;大中型還原電爐的過程控制應用PC系統;研製與開發高鉻低磷微碳鉻鐵、低磷低碳錳矽合金、高氮鉻鐵、氮化金屬錳、特殊矽鐵等;鎢鐵、微碳鉻鐵的粉劑產品;矽鈣合金、鈦鐵等芯線產品;直流電爐及等離子爐冶煉技術等。
在「三廢」治理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已先後在30多個鐵合金生產廠建成並投入運行了上百台電爐煙氣(煤氣)淨化設施,污水處理、爐渣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尤其近十多年來,干法袋式除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80年代以來建成並投入運行的40多台電爐煙氣(煤氣)淨化設施,採用了先進的干法除塵工藝,技術裝備先進、功能完善,淨化後的煙氣含塵量達到國家有關法規,初見經濟和環境效益。
自1982年開始,我國鐵合金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銷往亞、歐、美、澳、非 等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來我國鐵合金出口量已占生產總量的約1/4,年出口數額約100萬噸之多,成為世界鐵合金出口大國之一。
20世紀70年代,我國為阿爾巴尼亞布雷利鉻鐵冶煉廠提供2台9MVA全封閉式電爐工程設計及其工廠成套設備技術;80~90年代,為菲律賓麥初鐵合金廠提供了3台12.5MVA半封閉式電爐設備技術,為伊朗法亞布礦業公司鐵合金廠提供了2台12.5MVA半封閉式電爐全套工程技術。此外,還為南非合資 鉻鐵廠30MVA半封閉式電爐工程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承擔工程設計諮詢服務工作。上述工程均派出技術專家進行現場服務和指導。還參與國際上鐵合金技術 諮詢、技術服務等。
更多鐵合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合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